旅游规划通则
、八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
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 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 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 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 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 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 别是 1992 年出版的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的学术 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 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 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 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
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 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 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 和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 包
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 "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 录。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 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
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 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分类结构
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见表
表1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A 地文景观
AA 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 山丘型旅游地 AAB 谷地型旅 游地 AAC 沙砾石地型旅游地 AAD 滩地型旅游地 AAE 奇异自 然现象 AAF 自然标志地 AAG 垂直自然地带
AB 沉积与构造 ABA 断层景观 ABB 褶曲景观 ABC 节理 景观 ABD 地层剖面 ABE 钙华与泉华 ABF 矿点矿脉与矿石积 聚地 ABG 生物化石点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A 凸峰 ACB 独峰 ACC 峰丛 ACD 石(土)林 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壁与岩缝 ACG 峡谷段落 ACH 沟壑地 ACI 丹霞 ACJ 雅丹 ACK 堆石洞 ACL 岩石洞与岩穴 ACM 沙丘地 ACN 岸滩
AD 自然变动遗迹 ADA 重力堆积体 ADB 泥石流堆积 ADC 地震遗迹 ADD 陷落地 ADE 火山与熔岩 ADF 冰川堆积 体 ADG 冰川侵蚀遗迹
AE 岛礁 AEA 岛区 AEB 岩礁
B 水域风光
BA 河段 BAA 观光游憩河段 BAB 暗河河段 BAC 古河道 段落
BB 天然湖泊与池沼 BBA 观光游憩湖区 BBB 沼泽与湿地 BBC 潭池
BC 瀑布 BCA 悬瀑 BCB 跌水
BD 泉
旅游规划通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