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庸与道家思想样稿.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派武侠小说兴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其关键代表作家有香港粱羽生、金庸,台湾古龙、卧龙生等。她们作品一经产生就赢得华人世界广大读者青睐,其中尤以金庸作品最为著名,能够说她竖起了一座武侠小说高峰。她作品不仅让广大市民阶层读者着迷,就连很多文化层次很高教授、学者也未能例外,如陈墨、严家炎等名家。
    金庸小说多写部分和历史不符,甚至子虚乌有江湖情仇异事,虚构一系列江湖奇侠异事。然而这些内容荒诞不经、严重脱离现实作品却赢得如此广泛读者,原因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假如仅以通常文学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答案则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除少数精品,多数小说似乎没有深刻思想专题,也缺乏高超文艺技巧,而且存在一定雷同现象。正如金庸自己坦言:“我只是一个‘讲小说人’,我只求把小说讲得生动热闹。我自幼便爱读武侠小说,写这种小说,自己看成一个娱乐,自娱之余,复以娱人。”可见,武侠小说终是以娱人为目标通俗小说,但如能以文化阐释眼光追索作者未必明言心史,则可能会得到部分新启示。
    金庸确实是一位讲小说能手,她能把江湖恩怨、情仇讲述得惊险曲折、引人入胜。然而最关键是她小说中丰厚传统文化,直接反应了国人心底深处心理文化积淀。尤其是其中精品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更是以高超艺术水准展示了中国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儒家和道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但真正作为“显学”仍是儒和道。林语堂说:“道家和儒家是中国灵魂两面”。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讲求实际,重视现实人生,主动进取,这是一个方面;但中国人又含有超越意识,丰富想象力和浪漫情怀,胸襟开阔,不停在现实以外开辟精神上新天地,向往超凡脱俗,无拘无束自由生活。这些特质不得不说得力于道家文化影响。这些特质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其关键作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优异作家深受道家精神影响,其中尤以嵇康、阮籍、李白、苏轼等最为显著。金庸武侠小说想象奇特丰富,境界超拔,这显然和作者深受道家文化熏陶分不开。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金庸武侠小说中深蕴道家文化精神。
(一) “大知”和“小知”  
    道最高境界是“绝圣去知”、“大智若愚”。庄子认为“去知和故,循天之理。故曰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乃合天德。” 知,即知识、智巧。在庄子看来,人智巧会给最高、完美“道”本然状态带来破坏。这一点,在《庄子》中借一个固执地坚持抱瓦翁浇地而拒绝用桔槔提引灌畦种菜老人之口,完整表述了出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在庄子哲学中,“知”有两个不一样含义。一是一般知,能够言传,能够辩论知,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谓之“小知”;另外一个是“不知之知”,超越语言而达成更高层次知,是一个直觉思维能力,谓之“大知”。而“小知不及大知”(《庄子·逍遥游》)所谓“不知深矣,知之浅矣;
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在金庸小说中,对修炼内功描写集中表现了道家“大知”和“小知”辨证关系。“内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常使用一个武功名称,严格说来内功不是具体武功招式,而是一个气。内气养成,游走全身,打通任督二脉,便能使人身轻如燕,坚如钢铁,且力逾万均着实神奇无比。在武侠小说中,修炼“精气神”被称为内家功夫,锻炼“筋皮骨”被称为外家功夫。内家功夫永无止境,而外家功夫达成一定境界便极难再有进步。外家高手在金庸小说里似乎不堪一击。如在《射雕英雄传》中,最早出场杨铁心、郭萧天及“江南七怪”,她们外家功夫很是了得,可是和以后邱处机、黄药师、洪七公和欧阳锋等内家高手相比,就难望其背项了。
    然而在金庸小说中有个不容忽略奇怪现象,练成上乘内功,成为绝世武学高手却往往不是绝顶聪慧之人。其中经典是郭靖人物中道家思想
和石破天,前者自小资质鲁钝,反应迟缓;以后者目不识丁,不通事务。她们真是不聪慧吗?当然并非如此,她们缺乏是“小知”,而拥有是通常人所不含有“大知”。石破天常常奇妙因为目不识丁,不通事务,因祸得福、遇难呈祥。谢烟客想借教她内功之际,使她走火入魔而毙命荒野,但她不仅没死反而练成了上乘内功。谢烟客诧异之余,“稍加思索,便即明白,知道这少年浑浑噩噩,于事物全然不知,心无杂念,这才没有踏入走火入魔之途,如换作旁人,这数年中不免有七情六欲之侵扰,稍有胡思乱想,便早已死去多时了。”更奇妙是她因大字不识而无意间参透了武林精英们专
研了三十年之久而无破解武功秘籍。一样,《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因思无杂虑,领悟了《九阴真经》中深奥武功,而聪慧剔透黄蓉反而不如。
    郭靖

金庸与道家思想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