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肖绪文, 陕西山阳县人。现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顾问总工。肖绪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家,先后主持完成近百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其中重大工程十余项。坚持开展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空间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较早启动并大力倡导绿色施工研究,为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和绿色施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建筑绿色施工方面的专家。
二、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一书,从现代施工新模式的不断推出创新背景引出绿色施工这一全新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推进意义、项目绿色施工的策划和实施、绿色施工的标准及政策、绿色施工的评价等内容,分析了国内外推进情况及推进障碍,提出了我国推进绿色施工的思路和方法,并针对绿色施工推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疑难问题提供了案例。
三、读后感:
绿色施工是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为前提,将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方案相结合,尽可能地实现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双重任务。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绿色施工准则》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绿色施工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施工操作,按照环保节约的原则规划整个施工过程。绿色施工管理需要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对施工策划、材料选购、工程验收等工作进行评价管理。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是一种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金的施工技术相结合的新式管理模式。
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是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所接受。实施绿色施工方案是回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号召的重要表现,新型模式的推广必然会存在管理方面的不足,需要在实行过程中及时解决。本书是我国少有的关于绿色施工方面的一本系统化的书籍,众所周知,我国的绿色施工模式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施工企业和社会各界由于多种原因,对绿色施工的施行并没有很高的热情,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者,所以,本书的内容对我国的绿色施工实践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书中在对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的分析,尤其让我产生共鸣,我认为目前制约绿色施工发展的因素主要还是以下这几个:
(一)企业对绿色施工模式重视不够。绿色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规格比较高,施工工艺严格,有些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这就给建筑企业造成过高的成本压力,这与建筑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初衷背道而驰,而政府对开展绿色施工的企业还没有任何的补贴和政策倾斜,所以绿色施工队建筑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小
,施工企业往往不愿意实施绿色施工模式,甚至几乎没有企业主动实行绿色施工方案。
(二)缺乏系统的经验来指导施工实践。客观上说,绿色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对绿色施工的发展研究也比较少,能形成系统化的指导性理论更加少。虽然2007年9月原建设部就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对绿色施工做了明确规定,但也没有能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指导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所以也导致部分想实行绿色施工的企业最终放弃。
(三)政府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在我国开展较晚,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合理监管,也没有相对完善的施工标准予以参考。政府更多的是注重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和文明程度,并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做硬性的规定。政府的不利监管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只是高喊绿色施工口号,并没有将绿色施工措施纳入到正常的施工过程中。
(四)施工企业现状制约绿色施工的发展推行。我国的施工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中小型企业占到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限制了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中小型企业必然会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弊端,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缺乏正确的认识。员工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缺乏了解,继续沿用传统的施工设备。企业对员工的随意施工行为缺乏管制,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不仅违背了绿色施工的理念,而且对安全施工造成一定的威胁。
(五)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缺乏足够的认识。首先,施工企业作为高层管理部门,没有引起对绿色施工模式的高度重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其进行宣传,全体人员没有意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意
义。其次,由于缺乏宣传,加上建筑业从业人员普遍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工,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没有概念。另外,工地的一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绿色施工概念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对一些传统的做法已经习以为常。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要发展绿色施工管理模式,还任重道远,实行绿色施工管理模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改进施工技术,客观评价工程质量,制定可行性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建筑工程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