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一节 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一、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义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发展方向是指“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二、城市发展用地的综合评定
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
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定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1)建设现状条件
(2)工程准备条件
(3)基础设施条件
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的优劣差异。
(1)根据区位条件对土地的作用方式,建立城市土地评价的基本思路。
(2)以分析区位条件入手,取得土地评价因素的因子体系。
(3)根据区位理论中的某些原则,确定城市土地评价因素的作用方式、作用强度及其变化规律。
三、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2、尽量少占农田、菜地;
3、保护古迹与矿藏;
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
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
6、考虑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城市主要组成要素的 布局及其原则
一、城市工业用地布局
(参见《城市规划原理》—120)
工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
1、工业用地组织
(1)按工业规模划分
工业区 —— 工业小区 —— 工业街坊
工业区应有明显的专业方向,并辅以一批密切相关的厂。其性质与主导产业一致性。
(2)按地域划分
内城工业 规模小、占地面积小、职工人数少;
运输量少;污染小;
产品主要为城区服务:
技术密集性的非标准产品;
开创性的或销路不稳定的产品;
传统工业(尤其手工业)。
以工业点或工业街坊方式布置为主。
城市规划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