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复习提纲
一 名词解释
1、ITU对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 Thing to Thing, T2T) ,人到物品(Human to Thing, H2T) ,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总之,物联网是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各类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支持智能的信息化应用,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智能基础设施。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架构在网络上的一种联网应用和通信的能力,实现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无缝连接
2、M2M:
M2M(Machine/Man to Machine/Man)是一种以机器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简单地说,M2M是指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比较
3、EPC体系结构:
EPC目标为每一个物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示标准,EPC体系主要由EPC 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3 个部分组成。
4、RFID: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或这样定义: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双向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6、蓝牙技术: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7、ISM频段:
、科学和医学(Industrial , Scientific and Medical,ISM)频段。
8、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以Ad-Hoc方式构成的有线和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
9、ZigBee: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它是基于IEEE ,主要是针对低速率的通信网络设计的. ZigBee是一种无线连接,(全球流行)、868MHz(欧洲流行)和915 MHz(美国流行)3个频段上,分别具有最高250kbit/s、20kbit/s和40kbit/s的传输速率,它的传输距离在10-75m的范围内,但可以继续增加。
10、PML
用于描述Auto-ID激活的物体的相关信息,为物联网提供一种描述物理世界的通用的、标准的语言。
11、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组成的资源池上,使得用
物联网工程导论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