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优异教学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春》是一篇构思精巧、语言精美、富有诗情画意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感人景象,赞美春活力给人以期望和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指导学生经过反复朗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感情脉络。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手法,掌握比方、拟人修辞手法,培养语言表示能力。
3、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培养朗诵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画面美,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能力和热爱自然、追求未来、主动进取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培养学生朗诵能力、想象能力。
2、了解春天特点,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营造出自然、漂亮、温馨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学习气氛。
2、朗诵教学法。每一个步骤全部注意突出朗诵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学会朗诵抒情散文,体会春优美意境。
3、自主探究教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充足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会研读、精读、品读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语句。
【教课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关键引导学生朗诵,感受散文意境美;整体把握课文感情学生自主掌握课文构架。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表现手法(情和景关系)、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关键语句解析(结合课后练习题);课文结构。
课后实践:假如有条件,老师可选择率领学生集体春游,以拍照、写生、唱歌、野炊等多个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回归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单元学习。春天是一个色彩斑斓季节,春天是一个充满期望季节。听到“春”这个词,大家脑海里会闪现什么词语、色彩、诗句、景象呢?(调动同学们主动性),依据同学们回复做出引导和评价。
词语:草长鸢飞、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暖洋洋、软绵绵……
色彩:绿色(柳树、小草)、红色(山茶花)、粉色(桃花)、白色(梨花)……
诗句: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四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雨 春声 春鸟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柳春风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春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春花春蝶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细无声,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春草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桃 春江春鸭
……
大家全部从不一样方面表示了自己对于春天感觉和印象。现在呢,我们来一同学习朱自清一篇散文——《春》。看看我们刚刚说和朱自清笔下春有什么异同。 板书:春
课前预习:水涨(zhà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巢(cháo)口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抖擞(dǒu sǒu)精神 嘹(liáo)亮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老师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第二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教训促进朱自清主动参与党所领导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她贫病交加,但果断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关键组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感知课文:现在我们先听一段朗诵录音,然后再跟着音乐
朱自清春教案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