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方法
天然纤维素纤维预处理
一、棉花及其预处理
棉田中采摘棉花称籽棉,籽棉含有33%左右棉纤维(皮棉)和67%左右毛棉籽, 皮棉是纺织工业关键原料。棉花预处理关键任务是轧棉(亦称轧花),立即籽棉中纤维和棉籽充足分离。将皮棉紧压成包,作为纺织厂原料,称为原棉。轧花质量直接影响棉纤维可纺性能、成纱质量和工厂经济效益。所以,轧花时必需做到少破坏相纤维固有品质,如纤维长度、线密度、强力和转曲度等,并尽可能清除籽棉中杂质疵点和控制皮棉短绒率。
现在,中国轧花机械有胶辊式轧花机和锯齿式轧花机两种。
1.锯齿轧花机 利用锯齿式轧花机加工得到皮棉称为锯齿棉。 锯齿轧花机原理是利用圆形锯片滚筒抓住子棉上纤维,棉籽被机上轧花肋条排阻止经过,使纤维和棉籽分离,因为本机有专门排僵除杂装置,能除去僵棉,所以锯齿棉含杂、含棉瓣少,纤维长度整齐度好,短绒少,棉包问质量差异小。该机台时产量高达300—500kg.作用比较猛烈,易切断纤维和产生棉结、索丝等,比较适合细绒棉(陆地)加工, 细绒棉规格 25-33mm,5000-6000Nm,通常纺中细号纱。
2.皮辊轧花机 用皮辊轧花机加工得到皮棉称为皮辊棉。皮辊轧花机原理是利用表面毛糙皮辊粘住籽棉上纤维,因为动力冲击作用,使纤维和棉子分离。皮辊轧花机没有排僵装置,台时产量仅40—50kg,它作用比较缓解,所以皮辊棉含杂较多,黄根显著增加,色泽也变差,短绒率较高,长度整齐度较差,棉包间质量差异较大。但对纤维损伤较少,棉结、索华等疵点也少,所以比较适合长绒棉(海岛)或成熟度差籽棉和留种棉。长绒棉规格 33mm以上,7000-8000Nm,通常纺细号纱。
二、原麻及其预处理
原麻化学组成极为复杂,基础上可分为两类.即纤维素成份(约占70%一75%)和非纤维素成份(约25%--30%)。非纤维素亦称胶质,包含半纤维、果胶物质、木质素、灰分、脂肪蜡质等。原麻预处理关键指脱胶,所谓脱胶,就是脱去胶质这部分物质,从芝麻原麻中制取出含有比较纯净苎
麻纤维。
原麻种类很多(如苎麻,黄、洋麻,大麻,亚麻,菠萝麻,剑麻等),其脱胶方法有其共性,亦有其差异性。因为苎麻在麻纤维中品质最好、单纤维长度最长、强力最高,可用纺制优质低特麻纱,现仅讨论芝麻脱胶基础原理和方法。
1脱胶基础原理 脱胶有微生物脱胶(细菌脱胶)和化学脱胶两种方法。
细菌脱胶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胶质,有两种实施措施:一个是将一些脱胶细菌加在原麻上,细菌利用麻中胶质作为营养源而繁殖,并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出一个酶物质作为催化剂来分解胶质,使高分子果胶及半纤维素等分解为低分子量组分溶于水中。另一个是将能脱胶细菌培养其到衰老期后产生大量粗酶液来浸渍原麻而脱胶;也可将粗酶液提纯浓缩为液剂或固体酶,使用时将酶制剂稀释在水中,用作麻脱胶。
化学脱胶是利用原麻中纤维素和胶质化学性质质差异,以化学处理手段除去胶质脱胶方法。利用纤维素和胶质对NaoH作用稳定性差异,采取以碱液煮练为主,并以化学药剂如酸、氧化剂和机械物理方法处理为辅方法而取得优良精干麻。
苎麻脱胶工艺步骤一煮法、二煮法、二煮一练法、二煮一漂法和二煮一漂一练法等。关键视所纺纱线质量,即对精干麻质量要求而定。如纺中高特纱,对精干麻质量要求较高或不高,常见一煮法工艺或二煮法工艺。如纺中低待纱,对精干麻质量要求较高,常见二煮一练法工艺。如纺高质量低特纱,要求提升纤维白度、柔软性和可纺性,以织制高级细薄织物,对精干麻质量要求很高,常见二煮一漂法工艺或二煮一漂一练法工艺。
二煮一漂一练法步骤:拆包扎把→浸酸→水洗→碱液煮(4%~8%NaOH)→水洗→二次煮练→敲麻→漂白→酸洗→水洗→精练→水洗→脱水→给油→脱水→烘干。
天然蛋白质纤维预处理
一、羊毛预处理
羊毛是由很多细胞聚集而成,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皮质层;由毛干中心不透明毛髓组成髓质层。
通常从绵羊身上剪下套毛或散毛统称为原毛,原毛含有各类杂质:一类为生理杂物,包含羊毛脂、羊汗和羊排泄物;一类为生活杂物,包含草刺、茎叶、砂土和其它寄生虫、细菌等。原毛不能直接投入生产,必需对其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步骤: 剪毛(原毛)―选毛(分类、分选)―洗毛―(碳化)――洗净毛(炭净毛)――― 进入纺纱系统。
选毛是对原毛用人工按不一样品级,依据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分选。选毛是为了合理地调配使用羊毛,在确保产品质量同时,落实优毛优用标准。
开毛是利用机械方法对羊毛松解、除杂;洗毛是利用机碱和化学相结合方洗,除去羊毛脂、羊汗及粘附杂物,;烘毛是以热空气烘燥羊毛,使其达成要求回潮率。中国研制洗毛联合机集开、洗、烘于一体,连续化程度高。如LB023型洗毛联合机。
对于精梳毛纺,经过这么预处理取得
棉麻丝毛纺纱比较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