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概述.ppt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讲 ——寻觅传统节日诗情
高二语文组 李希帆
最新.
1
地理山川
纪 年
岁时历法
古代节日
礼仪制度
年龄称谓
避讳
谦辞敬辞
科举职官
人名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文史典籍
音乐文娱
天文
最新.
2
【知识与能力】
选讲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古代传统节日以及诗词;
【过程与方法】
联系所学古诗文理解古代文学常识,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重难点】
中国传统节日与古诗文阅读联系紧密的文学常识。
学习目标
最新.
3
阅读下列诗句,猜出诗句所描写的节日:
端午
元宵
春节
重阳
七夕
中秋
除夕
立春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岁尽未消残腊雪,堂高留宿远山云。
处处楼台多侠客,家家船舫待春游。
最新.
4
节日觅诗情——古诗词里的传统节日
最新.
5
古代节日与诗词
元旦:正月初一,又叫元日,现在称春节。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贴春联、贴门神】 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记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最新.
6
人日:正月初七。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
古代节日与诗词
最新.
7
元宵:正月十五,也称上元、元夕、元夜。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习俗。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代节日与诗词
最新.
8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社日[唐]王 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永遇乐》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游山西村》陆游——“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古代节日与诗词
最新.
9
上巳(sì):三月三日,人们多至郊外春游,水边宴饮,以祓除不祥,叫做踏青。
上巳(sì)
[宋]杨万里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
秋千日暮人归尽,只有春风弄彩旗。
古代节日与诗词
最新.
10
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