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妒忌、神机妙算”等词语。
、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周瑜、诸葛亮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借箭经过”的研究性阅读,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 课内外联系,指导排演课本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研读文本语言,从语句的前后联系中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诸葛亮“知天文” 、“懂地利”、“识人心”。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文影像片段 主题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在长江边, 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了无数神奇的故事,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题:草船借箭。
()课文选自《三国演义》 ,你熟悉这部书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通过预习,你对《草船借箭》的背景有哪些了解?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知道了课文的写作背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认真读读课文(自由朗读) ,看看为什么要利用草船借箭,是怎样借的,借到了吗?。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
、交流讨论。(人物和事件他们其中有着怎样的联系)
()课文中介绍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他们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联系:发生了什么事?(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的?)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板书。
周瑜和诸葛亮理解“妒忌” ,说说“妒忌”的原因, “妒忌”和造箭的联系。
周瑜和鲁肃派鲁肃探听,回来报告。
鲁肃和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并要求不要告诉周瑜,鲁肃答应,果然照办。
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用草船借曹操万支箭。
、简要说说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段落。
借箭原因()——借箭的准备()——借箭的经过()——借箭的结果()
三、 精读“借箭原因” ,体会人物内心
、通过刚才的阅读, 我们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要陷害他。周瑜怎样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怎样接下任务的?同桌分角色读,分别说说两人的话里包含的意思。
引导: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 你认真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 能否体会到对话里包含着的意思,能否体会到人物说话时的内心想法。
、分角色逐句朗读,说说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明知故问“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借公事要挟;表面客气,暗藏杀机“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步步紧逼
“用箭最好” (正中下怀 )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只要三天”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练习感情朗读。板书: 瑜 妒忌 亮
、讨论、交流。
、小结,我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