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0届高考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史.ppt.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史考点: 2010 高考说明: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选修 I: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维新思想。【阶段特征】一、政治: ⒈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⒊中华民族出现了第一次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斗争不断。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三、思想:民主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义和团运动: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1898 年义和团运动兴起。 3、口号: “扶清灭洋”评价: ⑴“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但容易让义和团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⑵“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目的: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5、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义和团与侵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包围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并发起猛烈进攻)。 6、失败原因⑴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⑵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7、性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8、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010届高考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史.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