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进三同的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学校的号召下,我参加了2011年暑期大学生“三进三同”的实践活动。在此实践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平时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的在实际的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组长就提出了这次的工作的目标。即为:片访一次群众,建立一个民情信息库,为贫困群众制定一个脱贫计划。我和我的同伴在走访过程中,调查了解农户家中劳动力数量、主要经济来源、参加养老保险、计生政策等基本情况,并将这些基本情况录入电脑,系统形成村民情信息库。同时,我们还收集群众的反映意见,把群众平时想对党和政府说的知心话都收集起来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贫困家庭,有的房子还是土房,下雨还会漏雨,有的家庭根本就没有经济收入,有的是只有年老的父母在家等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脱贫计划,使他们早日的摆脱贫困。
在七天的活动时间里,我们和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
“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平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感谢党、感谢政府”
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机关干部,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工作中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机关干部如果没有群众观点,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成为破坏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害群之马。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生命线”,警醒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到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些现象: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私下把群众称为“刁民”;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只管端坐“衙门”,但求相安无事;三是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关注的问题都是个别问题,都是打自己的“小九九”,对工作没有指

三进三同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1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