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幼儿园 中(一)班 刘梦
10月份我班幼儿进行了一次绘画活动《我看到的……》,绘画内容着重在于幼儿园里的各种景象。以往幼儿在绘画时总是想象的天马行空,但是在落实绘画时就变得很混乱无章,这种情况一度让教师为绘画课的辅导感到头疼。
在幼儿绘画时,最忌讳的就是手把手地直接教幼儿绘画,这看上去是最出效果的方法,但是也是限制幼儿能力最不良的方法。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辅导幼儿绘画的几点方法。
一、课前要准备充足的资料。
一改往日的方法,这次我们根据年级组各教师研讨的目标,我们在幼儿绘画课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图片搜集,如:幼儿在操场上跳绳的;幼儿在教室里舞蹈的;幼儿在游泳池里嬉戏的等。平日里的幼儿在绘画活动时多为跳绳的和做操的,究其原因,跳绳和做操最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其实幼儿的想象是无限的,但是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用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例图来勾起幼儿对以往幼儿园情境的回忆。看完例图后,我请幼儿先小声地和同伴讨论“你看到了幼儿园里的什么情景”,再请幼儿分别举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幼儿在园的多种活动都“讨论”了出来。幼儿讲述的兴致高涨,这为幼儿动笔绘画提供了充足的前期经验。有的绘画课没有可以搜到的例图,也可以让几个绘画和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创作几幅范画,用相机拍下来,用投影仪或是幻灯片放映给其他幼儿欣赏。这样的方式效果同样有效。待幼儿构思好自己绘画的内容后,我便开始有目的性地指导个别桌的幼儿进行绘画了。
二、课堂上要注重引导语的使用。
好多幼儿往往并不明确自己到底要画什么,而是画到哪儿想到哪儿,我在巡视幼儿的分桌绘画时,会蹲下来,平心静气地对个别幼儿进行语言引导。如:一个幼儿画出了一个手臂向上的小朋友,然后他就停下来不知道该怎样往下进行了。我就向他提出问题进行引导:“你想想,小朋友在做什么时会把手臂举起来?”幼儿回答:“做操”。此时幼儿的思维尚未完全拓展开,可能只有一种想法,但教师的生活经验要比幼儿多得多,所以我这时模仿跳绳的动作做给幼儿看,幼儿就会心领神会地再说出另一种答案。其实教师的引导语不用很复杂,看似简单平常的一个词、一句话,就足以引发幼儿的更多想法。用类似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本次绘画内容就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有画升国旗的;有画踢足球的;有画跳高的;还有画一群小朋友手拉手游戏的。教师在引导时不要认为话说多了会限制孩子,引导的话需要多说,并且要请幼儿来回答,而不是那种只有教师说,没有孩子应答的传统灌输教学法。
三、在平时生活里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
其实幼儿绘画的好坏来源于他对生活观察的多少。如果幼儿没有仔细观察过小朋友之间是怎么踢球的,即使他想画出踢球的图画,也不知图画上的人物该有什么形态和表情。故潜移默化的经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每日的常规活动中,我常常在幼儿活动时提醒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环境和周围一些事物的变化,如:花儿开放时是什么样子的?小兔子是怎么吃草的?升旗时小朋友的头都是怎样的?等等。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生活,观注生活,那么在绘画时才有物可画,有事可讲。
四、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些技能较差的幼儿存在。故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个别差异,注意辅导方式。好多时候幼儿绘画的一塌糊涂时,教师很恼火,顺势重新拿出一张白纸让幼儿重画,但实际上这样达不到重画
美术课辅导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