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b、 c; 其中a 、 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2+bx+c=0 (a≠0)时,Δ=b2-4ac :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Δ≥0 <=>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当ax2+bx+c=0 (a≠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 +bx+c=0 (a≠0) 时,有以下等价命题:
(以下等价关系要求会用公式 ;Δ=b2—4ac 分析,不要求背记)
(1)两根互为相反数 Û = 0且Δ≥0 Û b = 0且Δ≥0;
(2)两根互为倒数 Û =1且Δ≥0 Û a = c且Δ≥0;
(3)只有一个零根 Û = 0且≠0 Û c = 0且b≠0;
(4)有两个零根 Û = 0且= 0 Û c = 0且b=0;
(5)至少有一个零根 Û =0 Û c=0;
(6)两根异号 Û 〈0 Û a、c异号;
(7)两根异号,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Û 〈0且〉0Û a、c异号且a、b异号;
(8)两根异号,负根绝对值大于正根绝对值Û <0且〈0Û a、c异号且a、b同号;
(9)有两个正根 Û >0,>0且Δ≥0 Û a、c同号, a、b异号且Δ≥0;
(10)有两个负根 Û >0,<0且Δ≥0 Û a、c同号, a、b同号且Δ≥0.
:注意:当Δ〈 0时,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
ax2+bx+c=a(x-x1)(x-x2) 或 ax2+bx+c=.
7。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x2 -(x1+x2)x + x1x2 = 0. 注意:所求出方程的系数应化为整数.
-----—--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1) 第一年为 a ,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2.
(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 第三年=第三年 或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9。分式方程的解法:
10.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11.几个常见转化:
;
;
解三角形
1。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ΔABC中,如∠C=90°,那么
sinA=; cosA=;
tanA=; cotA=.
2.余角三角函数关系 -—-—-- “正余互化公式" 如∠A+∠B=90°, 那么:
sinA=cosB; cosA=sinB; tanA=cotB; cotA=tanB。
3。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sin2A+cos2A =1; tanA·cotA =1。 ※ tanA= ※ cotA=
4。 函数的增减性:在锐角的条件下,正弦,正切函数随角的增大,函数值增大;余弦,余切函数随角的增大,函数值反而减小。
:如图:这是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通过设k, 它可以推出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函数
值,要熟练记忆它们.
∠A
0°
30°
45°
60°
90°
sinA
0
1
cosA
1
0
tanA
0
1
不存在
cotA
不存在
1
0
ﻫ※ 6。 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在0° 90°时.
正弦函数值范围:0 1; 余弦函数值范围: 1 0;
正切函数值范围:0 无穷大; 余切函数值范围:无穷大 0。
7.解直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中的五个元素,可以“知二可求三”,但“知二”中至少应该有一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