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
1前言
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钢琴作品在他的创作中所占的地位仅次于交响乐。在钢琴奏鸣曲领域中,贝多芬贯串了与他在交响乐创作中相似的原则和思想,而且在形式创造上更自由和更多样化。钢琴音乐是他最卓越的成就之一。除5首钢琴协奏曲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这些作品中,《月光奏鸣曲》可以说是一首极其优美而有诗意般的柔情的作品。
2《月光奏鸣曲》创作背景
《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该曲当初并无“月光”的标题,关于此曲,充满着各种传说,使人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妇孺皆知的故事,就是“为盲目的少女弹奏”。有一天,太阳西下的时候,贝多芬独自到维也纳郊外散步,偶然听到一位盲少女弹奏他的乐曲,于是很受感动,为她即席弹奏了一曲,就是这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上述这段长久以来一直流传各国的轶事,虽然被世人津津乐道,但并非真有其事,连“月光”(MOON
LIGHT)两字的标题,也是由别人附加上去的。贝多芬在写作时,只标明为“幻想曲式奏鸣曲”。一般人认为,“月光”两字是德国评论家兼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由此曲的第一乐章联想到瑞士风光明媚的琉森湖上月光投射下的水波、根据自己的想象所命名的。关于此曲,也另有说法:贝多芬写好这首钢琴曲后,把它题献给伯爵千金朱丽叶。琪察尔迪。这位年轻美貌的贵族千金,跟贝多芬学习钢琴,彼此情投意合。由于重视门第的伯爵坚决反对,这桩爱情终于以失败告终。贝多芬在信中曾说:“我的身旁,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姑娘。她爱我,我也爱她……哦,人生若能活上1000岁,该有多么美妙。”据说贝多芬在遭受这个沉重的挫败之后,把内心的感触倾泻在这首热烈奔放的钢琴曲中。
贝多芬标记着该曲是“幻想曲式奏鸣曲”,指出了这部作品的自由、即兴的性质。其突出表现是没有一般古典奏鸣曲快—慢—快的各乐章布局,而且它的音乐素材运用得非常自由,表现了贝多芬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全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慢板代替了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是小快板;第三乐章是激动的快1

板。全曲的速度由慢变快,情绪也一步比一步热烈。
第一乐章单三部曲式、升C小调、2/2拍、和缓的慢板。这是个充满柔情、沉思和哀痛的乐章,与“月光”这一富于诗意的标题紧密地联系着。由于有这个幻想的、神秘的、沉思的、悲痛的乐章,使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联想到月光,被人推测是失恋后的悲歌。曲中细腻、微妙的感情变化,是借着奇妙的和声色彩
(如:调性变化—E ,e ,b等;变和弦,变音—主和弦三音的升高和降低所形成明暗的色彩变化)刻画出来的。乐曲由均匀的、柔弱的三连音开始,缓慢地奏出分解的三和弦。其中匀称的运动给人以连绵不断的流动感。这个基本节奏,形成整个乐章的背景,自始至终,贯串全曲。
接着,在平静、清晰的和声背景上,出现了一支如歌般的主题旋律。仿佛是沉思,又像是喃喃自语地倾诉蕴藏在内心的忧伤;并在重复时通过音区、和声、节奏的变化,细腻地展示出作者心弦的波动。这个平淡的第一主题,像清风徐来,或明月慢慢升空般登场。接着,气氛相似的b小调与B大调相交替的第二主

论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hongz2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