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
黄蓓佳
黄蓓佳
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作者简介
1、“心声”一词的含义是: 。
心中的想法、愿望
2、小说主要刻画了 三个人 物形象。
程老师、李京京、赵小桢
3、这三个人都与俄国作家 的《 》有关联。
我知道!
契诃夫 万 卡
4、这三个人物分别与《万卡》有怎样的关联?
程老师:
李京京:
赵小桢:
区公开课上将教《万卡》。
想在公开课上读《万卡》。
老师安排她朗读《万卡》。
5、小说的主人公是:
李京京。
整体感知
提取故事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复述。
程老师准备上一堂公开课,发了一篇讲义,是俄国契诃夫写的《万卡》,并指定了六个同学朗读。
李京京很喜欢这个故事,非常想读一段。可程老师因为他嗓子不好,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程老师让指定的那六个同学留下来,各人把自己朗读的一段反复读了几遍,京京心里痒痒的,趴在教室的窗户外面听。
胖胖的赵小桢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气的,京京勇敢的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赵小桢不敢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
程老师开始有点慌乱,后来“只好”让京京接下去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
结构
公开课前(1-17)
想读课文
遭到拒绝
开端
回家路上(18-27)
偷读课文
引起回忆
发展
第二天放学(28-44)
听读课文
反遭嘲笑
发展
公开课上(45-59)
朗读课文
打动师生
高潮结局
《心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