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亲近》读后感
去年对存在主义团体治疗非常痴迷的时候,购买了欧文·亚龙的所有我能找到的中文版书籍,一通囫囵吞枣地阅读,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习惯于理智化的我,似乎总在谋求一种确定性。唯有《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这本教材我仔细地啃了几遍。《存在心理治疗》晕呼呼地看了两遍,明确了基本要义。非常喜欢亚龙的心理小说《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叔本华的眼泪》、《爱情刽子手》,甚至觉得可以作为学习抱持来访者的教材来看。《给心理咨询师的礼物》、《直视骄阳》、《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日益亲近》都或亲切、或深刻、或具体生动地让人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一派心理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繁杂的咨询世界。
前几天把《日益亲近》找出来,重新仔细阅读了一遍。书的扉页上还有我去年阅读后留下的简短的感受,首先是能窥视大师的咨询过程以及来访者的真实感受,有看见后台的满足感;其二有些邪恶的欣慰感,大师治疗也会迷茫、也会有不知所措、也会反复!好像为自己咨询中的彷徨找到了安慰。这次的阅读,有一种更平和的心态,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也不只是寻求安慰,而是想咀嚼大师字里行间寻找心理治疗的轨迹。有时候一天只读亚龙和金妮的一次咨询记录,反复对照着看,大师眼里的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方法、咨询心得、咨询感受和来访者眼里的过程、心得与感受有什么差异。在这样的慢速去琢磨,渐渐从看热闹状态进入窥见门道的旅程。
在金妮身上,我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她在人群中虚假的鲜活、对自我的蔑视、对失去爱的恐惧、无法提出要求和自我维护等,活脱脱的一个过去的我!亚龙一步一步地对她做工作,我在同步接受这种辅导。虽然只是抽象的文字,只是看到咨询师的内心感触而很难还原他鲜活的咨询对话,但他的分析对我有触动,能更清晰地知道该如何由此岸抵达彼岸。
亚龙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移情、情况的反复、领悟前的迷失、行动的迟滞等,感受到内心的波动、怀疑、着急。为期2年多的长程治疗中,金妮的止步不前让亚龙多次提到了循环治疗,咨询师无法从来访者的效果获取肯定的时候,亚龙继续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对于自己的治疗理论的坚信感,也来源于稳定的自尊。
很受益于亚龙后记中对于他治疗金妮做的理论归纳。有了前面丰富的治疗过程的了解,这篇后记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和升华的作用。有些类似案例督导的效果,让人更加清楚了无数个“为什么”。
1、为什么亚龙对金妮采用个体治疗?
始于在团体治疗中金妮对亚龙强烈的正面移情,“金妮参加小组治疗不是为了成长,而是为了和我在一起,他说话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赢得我的赞同。”“如何将这份移情用到治疗上来?我想一定有办法利用金妮对我的这份坚持不懈,她在某种程度上用盲目的信任来帮助她自己的成长。”
2、亚龙如何对金妮进行心理治疗?
“我总体的计划是将治疗整个地围绕着关系这个轴心来开展。我希望我们能够尽量人道地将我们的目光集中在金妮与我之间当下发生的事情上。我们的时空领域应该是此时此地,我打算阻拦任何从这个焦点偏离的话题。我们将深入地交往,并分析我们的交往,只要我们还在一起就重
《日益亲近》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