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全同行》说课稿
李海波
一、教学背景
这次我说课的题目是《与安全同行》。由于我校地处街道附近,车辆又多,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也不是很高,虽然老师三令五申,可仍然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因此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确定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自身安全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知识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心帮助家人及朋友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身安全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知识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方法: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观察、分析等主要手段,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法,当然还包括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的引导、指导,起到调节与帮助的作用。
六、实施步骤及指导预案、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与子课题,成立小组。
(第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张X光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适时介绍:“这是几年前一位叫杨丹的同学摔伤时的片子”。杨楠同学抢着说:“我知道,是我大姐。”我抓住时机,问:“那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对她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通过杨楠同学的介绍,校园安全的话题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重视。他们决定亲自动手做做,调查校园的安全问题。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生活选题,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调查就怎样调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浓厚兴趣,也为今后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对安全主题的兴趣更加浓厚了,逐渐从校内扩展到校外的安全、居家的安全……由于学生所选的范围比较广泛,我趁机引导学生将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根据问题的分类,最终划分成6个小组,由学生自由结组,共同商量挑选小组感兴趣的子课题,分别是上学路上的安全、居家安全、外出游玩的安全、校园环境的安全、体育活动的安全、饮食卫生的安全,并且都为自己的小组取了十分好听的名字。
第二阶段: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
(第二课时),各小组的活动主题确立后,各组组员推选组长,我对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你们组的活动主题?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并填写了活动方案。老师也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设计意图:“说”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一个手段,同时,教师也想通过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
我主要参加了“体育活动的安全”小组和“上学路上的安全”小组的活动。“体育活动”小组在讨论时争论不休,于是我做了这样的提问:“你们说的体育活动受伤的例子是怎么来的?”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问的呗!”“问的是谁?”“三年级的。”“这方法不错。那你们就来当当小记者吧!”我加以肯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那就用采访的方式吧”。于是他们忙起了采访问题的设计与组员分工,在这个时候我对他们采访时的文明用语与采访的问题进
与安全同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