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ghtenment of Confuci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ought to Modern Teaching YAN Xia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rui College, Xinyang, He'nan 46400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vealing its inspiration to modern teaching, including: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use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se revelation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should be: mutual respect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teachers should continue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good at listening to the views of students; student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play the main role, to promote to increa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1 研究教学相长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 “教学相长”是新课程改革的追求。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师生理念,对教学过程、教学理念以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等进行了新的解读和阐释。新课程的教育观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一味地行接受知识,而是师生双方共同探讨、不断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达成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获得提高的过程。而孔子的“教学相长”思想正是强调:教学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不断进步与提高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相长”思想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同时又成为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价值观。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高素质的教师是社会发展的必需,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心理素质是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但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包括职前教育、职业培训、岗位培训、自我教育等。教师的自我教育的自身建设是专业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和最常见的方式,是树立职业理想、职业情感、专业技能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专业风格形成的专业积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善于总结,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教学相长”的本意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它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与学生应该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以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教学思想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优秀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想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在学习这些传统教育思想时,并不能完全接受,而要与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以“教学相长”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它的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并丰富其容。要想做到古为今用,就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为传统教育思想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不断完善。因此,吸取优秀教学思想的精华部分,是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教学思想发展的需求。 2 “教学相长”的涵义 教师的“学”可以促进自身的“教” “教学相长”思想首次出现于《学记》之中。“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孔子在作自我批评时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把教师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孔子把教与学的在联系在这里已经阐述了。因为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学习。所以教师教育学生与自己进行学习是相一致的。“教学相长”思想说明了教师自己本身需要不断进行学习,而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