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
驴
审
包青天——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由于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期间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的百姓都知道包拯,直呼他“包公”。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
挣( ) 钱 辔 ( ) 头
听差( ) 耷 ( )拉
圈( )栏 懊( )恼
惊慌失措( ) 冒( )名顶替
zhèng
pèi
chāi
dā
juàn
ào
cuò
mào
解读题目,提出疑问
包公为什么要审驴?
驴子不会说哈,他怎样审驴呢?
审驴的结果又如何呢?
为什么审驴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读课文1、2自然段,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包公审驴过程的句子。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
细审毛驴
包公是怎样通过瘦驴找到王五的好驴,惩治窃贼的呢?
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这说明他思维敏捷,才智过人。
“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计谋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饿—关—打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
大声喊道:“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
“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
(深思熟虑,找到了办法。)
(熟悉驴的本性,知识渊博。)
(奇案)
(做事果断,成竹在胸。)
(有把握抓到偷驴贼。)
包公审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