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概念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急救与护理
1、急救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协助做好各种检查
4、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三腔二囊管的护理
5、健康指导
急救
应做好抢救准备,严格执行抢救程序,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保证性能良好,以备抢救时需要,从而使各项抢救工作即使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地尽快实施。
急救
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两至三条静脉通路,积极配合医生,及时补充血容量。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输液、输血。抢救一开始要加快滴速,但也要避免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
呕血、便血
尿量
神志、四肢
有无再出血迹象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1)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
(2)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
(3)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 ℃,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 ℃,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病情观察
2、观察呕血、便血的性质和量
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
病情观察
3、观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所以应正确观察、记录24 h出入量。
病情观察
4、观察神志、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