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动机:所谓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
4、学习动机:所谓的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5、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
6、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
7、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观察: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在观察中伴有积极的思维过程,故又称“思维知觉”。
9、记忆:记忆是一个人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或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实本质属性和规律性间接、概括的反映。
11、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过程。
12、注意: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3、个性: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形成的稳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气质:气质同俗语说的“性情”、“脾气”、“秉性”等相同。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全部的动力特点的总和。
1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7、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体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8、群体:是指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社会集合体。
19、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人心理处于正常、积极的状态,并同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具体说,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即没有各种心理和行为异常现象;二是能积极调节心态,适应环境,和环境保持平衡关系。
简答
一、心理现象包括哪些?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2)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 (3)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的动力结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2)个性的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冯特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此举对心理学发展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它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四、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1、使新入职教师早日进入角色。
2、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4、有利教师的自身建设和发展。
五、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是什么?
(一)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日渐增强
(二)间接性学习动机占主体
(三)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四)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六、学习动机由哪些因素构成?
1、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2、学习的直接兴趣
3、对自身学习
心理学总结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