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褒禅山记
王
安
石
.
游褒禅山记
走近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号半山,生前封舒国公,世称荆公;卒后谥号文,称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晚年罢居江宁,抑郁而终。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
游褒禅山记
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
。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西有鳌鱼岭,满山林木葱茏,山花斑斓,生机勃勃。
华阳洞是褒禅山主景观,洞深1600米,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
褒禅山华阳洞
.
.
王安石记念馆
荆公回步处
.
游褒禅山记
解 题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本朝人尚理 ——严羽《沧浪诗话》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
游褒禅山记
: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
《核舟记》
文体特点:
.
写作顺序(各段主要内容)
1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记游洞经过
3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记叙——游山经过。
第二部分(3、4):议论——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
游褒禅山记
朗读正音
庐冢(zhǒng) 盖音谬(miù)也
窈(yǎo)然 咎(jiù)
无物以相(xiàng)之
王回深父(fǔ)
今言“华(huā )”如“华(huá )实”
之“华(huá )”者
游褒禅山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