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货车倾导机构所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机制 1001 班学生姓名: 张强梁辉学号: 201061139 201061161 指导教师: 高媛一综述货车倾导机构的作用实物图: 机构简图: 自由度计算: 专利查询: 一、自卸货车: 申请号: 功能说明及其特点: 一种自卸货车, 包括车体和置于车体底盘上的车厢, 所述车体底盘和车箱通过纵向设置在车厢下表面的导轨和设置在车体底盘上表面后部的导向轮相结合, 并通过锁止机构定位; 在车体上设置有一由液压机构驱动的驱动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特征, 使得在运输时, 通过锁止机构将车厢与车体底盘结合;当需要卸下车厢时, 操纵驱动连杆机构将车厢从车体底盘上卸下; 或将装满货物的车厢自地面装在车体底盘上, 从而缩短了车辆在装卸货物时的等待时间。机构简图: 二、自卸货车强推机构申请号: 功能说明及其特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货车强推机构属于带有卸货装置的运输车辆的部件,特别是用液压控制的卸货机构。自卸货车强推机构,包括载货车厢、油缸,其结构为: 位于车厢后端一侧的主动力油缸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着车厢内的强推簸箕后端, 位于车厢前端另一侧的回位油缸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着强推簸箕的前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原有自卸载货车上进行改装, 改变了无专用粘稠货物装载车辆的状况, 是适合自卸车生产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机构简图: 三、一种主副一体自卸货车单缸复合液压举升油缸支撑结构申请号: 功能说明及其特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副一体自卸货车单缸复合液压举升油缸支撑结构。具体包括: 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后簧前支座左连接板、后簧前支座右连接板、液压缸支撑加强横梁、液压缸支撑座总成、液压缸支撑圆管、连杆拉板、圆管过孔、连杆销孔、圆管撑板、液压缸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取消车型传统的副梁结构, 在大梁上增加液压油缸安装支撑零件, 通过焊接, 将液压缸支撑座总成安装在车架上, 从而增加了结构的强度,提高了主副一体车架制作的精度,进而提高了车架的生产效率。机构简图: 四、一种自卸货车液压举升油缸支承结构申请号: 功能说明及其特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货车液压举升油缸支承结构。具体包括: 大梁、后簧前支座连接板、油缸支座安装支承板、连杆拉板 1、连杆拉板 2、液压油缸安装座、铆钉、后簧前支座横梁、液压油缸支承横梁、焊接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副梁, 降低了整车重量; 液压油缸支承横梁通过采用两个“[”型横梁对焊技术, 实现该横梁的铆接, 增加结构的强度,提高液压油缸安装可靠性。机构简图: 五、轻型车辆自卸货车升降装置申请号: 功能说明及其特点: 随着全国城乡交通的发展及基础的建设,目前 3 吨以下轻型车辆、农用汽车、三轮货车、三轮摩托货车在全国应用自卸货方式的车辆很少, 原因在于采用液压升降机构制造成本高、制造难度大。使用过程中维修成本高、因液压系统、操作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对维修人员技术要求高等等因素是机械式自卸货车制造及使用费用的数倍价格、极为昂贵。限制了轻型车辆自卸货车发展, 采用该发明技术冲破了轻型车辆自卸货车制造的瓶颈,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城乡平民用得起的高质量,低价格、低维修成本、高收益、安全方便的轻型自卸货车、农用自卸货车、三轮自卸货车、三轮摩托自卸货车。机构简图: 二基于机构再生运动链的货车倾导机构创新设计货车倾导机构主运动链数综合: 由机构为六杆机构可知其运动链数综合为 Stephenson's linkag e 和 Watt's linkage 货车倾导机构主运动链特定化: 货车倾导机构主运动链具体化: 货车倾导机构尺寸设计: 经查阅资料得货车基本尺寸: 货物假设是大理石:大理石与金属之间摩擦副的摩擦因素 f= 由自锁现象知识得 tan= 车厢必须倾斜= 以上,为保险起见,设计= 已知量为: 车架长度 l= ,车厢与车架相对角度有两个状态 0 度和 35度,当车厢倾斜 35 度时, 左连架杆倾斜 30度。设连杆与车厢的铰点到车厢底的距离为车厢的三分之二,即 。车厢长度限制在车架长度以内,液压缸杆伸出长度不超过液压缸体长度。图解法: (影响机构运动形态的主要为除去液压缸的四杆机构,故先从四杆机构运动尺寸设计入手,再确定液压缸的尺寸) 步骤一: AB 为车架, BC 为车厢, AD 为左连架杆,目的为确定铰点 D 的位置。由以上两个极限位置设计, 固定左连架杆, 旋转确定车厢铰点的两个位置, 做这两点的中垂线,作 EE’中垂线与 AB 的交点, 选作铰点位置F 。如图: 由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