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学堂:得意家长“过”好这三招
高考是考孩子,也是考家长。高考学生的心理很微妙,家长心理更微妙:想给最好的营养,又怕把孩子吃坏了;想给个轻松安静的环境,又怕把孩子闷坏了;想加油鼓励,又怕孩子压力更大了……家长们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来陪伴孩子渡过这段时间,健康时报记者走访了心理专家,同时“潜伏”进了一个高考学生家长的QQ群,在线采访了许多即将高考的家庭,以及几位曾是高考状元的学生,希望对纠结中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招式介绍:
骗招
找理由把孩子“骗”出来,陪妈妈散步,陪爸爸打球,或者“骗”孩子做做家务,都是不动声色地让孩子暂时离开课本、转移注意力、甩开考试压力的好办法,还能创造孩子与父母充分交流的机会。
狠招
在考前一两天,有的考生会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头痛等,只要不是突发疾病,家长都要“硬”起心肠不轻易去医院,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去锻炼和劳动,如拍球300下、跳绳300下等等。
哑招
家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不要在考场外等,要“装”作对考试不闻不问,不要用热切、盼望、,关注也是一种压力。
考生类型:埋头苦读型
应对招术:骗术
临考时间:考前一周
“骗”着散散步干干活
儿子平时成绩一般,但上了高三后很努力,父母很欣慰。看他现在每天只知道埋头苦读、很少说话的样子,父母又很担心,想鼓励鼓励他,让他不要太紧张,又怕说出来的话不合适,让他更有压力。
、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建议,不妨骗他们打开“话匣子"。
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晚饭吃撑了,没事的话就陪妈妈散散步吧!"、“陪我去超市买点东西”或者“爸爸想打球,看你也做完功课了,一起吧!"用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暂时离开课本、甩开考试压力,有机会和家长相处.
和孩子一起走路时,家长要故意走快点,让孩子能够微微出汗,从而使他的肌肉疲劳、大脑放松。在散步、打球等运动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就打开心扉,主动说些考试、学习的事,家长就可以“趁机”鼓励、安慰.
切记不要说鼓励的空话套话,而应该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后,从细节上给予鼓励和安慰。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应该少说话,不要一个劲地问长问短。家长的话少了,孩子的话就多了。
当孩子放松下来,打开“话匣子"时,“这次模拟考试我考得不错",家长就可以回应“这说明你有顺利通过高考的实力,再接再厉”,如果孩子说“模拟考试我没考好”,家长就应该说“没关系,总结一下原因,正好为高考做准备”.
“骗”孩子做做家务也是放松的方法,这比看电视、玩电脑更有效。可以说“妈妈今天不舒服,你帮我把碗洗洗吧”或者“帮我出去办个事",不仅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的情绪,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比唠叨100句“爸爸妈妈挺不容易的,你要努力”都要好。
杨霞还总结了一些考前家长的“忌语”:别紧张;好好考;要对得起爸爸妈妈;你看人家某某多努力;考不好就别回来见我;高考关系到你一辈子的前途等。
考生类型:焦虑生病型
应对招术:狠术
临考时间:考前1~2天
“狠”心不轻易去医院
明天就要高考了,儿子吃完晚饭后,却隐隐觉得肚子疼。身为精神科医生的父亲询问了孩子一些情况,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后,觉得并无大碍。但妻
高三家长学堂:得意家长“过”好这三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