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和水泥》.doc《食盐和水泥》
一、 教学H标:
1、 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 解释。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 给人类带來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 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 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教学重难点:
重丿兄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难丿兄 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三、 活动准备:
1、 学生准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2、 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
四、 教学过程:
(—)探究弓|入.
教师出示食盐和水泥:同学们,食盐和水泥是我们常见的两种东西。大家都 知道食盐是颗粒状的,水泥是粉末状的,那么食盐和水泥除了这些特性外,还有 没有其他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这两种物质。
(二)探究活动:
本课只有一个活动: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先观察食盐的变化。
1、 让学生把食盐放在水屮,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食盐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结合己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后,汇报结果:食盐在水屮溶解了,看不到了。
(探究屮教师可以适时地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探究屮出现的现象。)
2、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观察食盐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 学生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小组观察讨论,汇报结果。(划锅丄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二)观察水泥的变化。
1、 让学生往盘屮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会发生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 教师:同学们,食盐加水搅拌可以变成食盐水,食盐水加热又可以析岀 食盐。那么,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
3、 分组讨论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在探究过程屮,教师可以给学生 提供一张实验记录表(如下表)。表格下方的空间尽可能留大•一些,学生可以结 合实际探究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学生的整理和交流。
实验记录表
物体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食盐
水泥
教师:生活屮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
二、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
1、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然后,教师
出示教科书提供的三组物质变化示意图。先观察第一幅图:按箭头方向观察水有 哪些变化?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水——水蒸气——雨或冰——水)
2、 观察第二幅图:按箭头方向观察玻璃有哪些变化?
汇报结果:(碎玻璃——玻璃融化炉——玻璃制品)(图片与图片Z间分别 用箭头相连,H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水和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 可以恢复原状。)
3、 观察第三幅图:
本组图片包括五种物质的变化。分别让学生观察从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 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提 出问题:这些物质的变化与前两幅图片的变化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 出结论。
三、归纳。
1、 讨论前面所有物质的变化,看看它们有哪些和同点和不同点?这些物
《食盐和水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