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归去来兮辞教学目标: 1 .掌握" 胡、奚、曷、焉、何" 五个疑问代词,归纳" 行、引、乘、策" 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 以、而、之、兮、来" 等文言虚词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2 .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感情的,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 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 1 .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特殊句式的用法。 2 .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感情的,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 3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 .了解作者及写作的背景,了解本文的文体特点。 2 .熟读课文,了解作者行文线索,把握文章结构。教学过程: ( 365-427 ),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东晋诗人,浔阳柴桑( 现在江西九江西南)人。别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 大志济于苍生" 的志向。作品: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其祖上做过大官, 到他时则家境衰败, 生活清贫。二十九岁开始做过一些小官。但他的个性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 因此每次做官时间都不长而回到故乡;四十一岁时在亲友劝说下,再次出任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仅在官八十多天,最后终于选择了" 躬耕自资" 之路。晚年贫病交加, 不免于乞食, 但始终坚持高尚气节, 不改躬耕的初衷,不受他人馈赠,终年六十三岁。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 他在归隐以后, 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 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 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 感情真挚, 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 诗文风格: 平淡自然) 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归园田居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本诗作于公元 406 年,是他辞去彭泽令返里的第二年作品。:《归去来兮辞》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 )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 序"和"辞" 两节, "辞" 是一种与"赋" 相近的文体名称。" 归去来兮" 就是" 归去" 的意思, "来"、"兮" 都是语助辞。: 1 .概括小序的内容: ①②③④2 .把握文章结构(第 1 节) 归去来兮辞(第 2,3 节) (第 4 节) : 1 .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第一节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2 .作者是如何描写田园生活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语赏析探究如下问题: ? 1 .体会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2 .翻译第一节的后四句,体会其意境
《归去来兮辞》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