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38072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
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
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中的像与真实物体对比,为左右相反。因此物像在视野中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物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储存有细胞液 线粒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