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句
1、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5、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7、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8、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9、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0、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1、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3、余供无过者超踰不可计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14、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5、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6、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7、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8、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19、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6、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8、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9、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30、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3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2、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3、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3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5、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3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7、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但是蒙衣漏厕。
38、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39、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0、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1、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4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4、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45、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
4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7、一切皆为虚幻。
48、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
佛经名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