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课程习题
3-2: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
3-7:精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如何处理在选择时出现的矛盾?
3-9:如图3-49所示零件,若按调整法加工时,试在图中指出:
⑴加工平面2时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
⑵镗孔4时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
3-11:一小轴,毛坯为热轧棒料,大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粗车-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外圆设计尺寸为mm,已知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经济精度,试确定各序尺寸及其偏差、毛坯尺寸及粗车余量,并填入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精磨
(IT6)
粗车
6
(IT12)
粗磨
(IT8)
毛坯尺寸
±
精车
(IT10)
3-12:加工图3-51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但该尺寸不便测量,要通过测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测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并分析有无假废品存在?若有,可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假废品的问题?
3-13:加工套筒零件,其轴向尺寸及有关工序简图如图3-52所示,试求工序尺寸L1和L2及其极限偏差。
3-17: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施成组技术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常用的有哪两类?
3-2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3-22:为何机器上许多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往往要求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而相对运动的表面却不能对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过小?
3-27:利用极值法和概率法解装配尺寸链的区别在哪?它们各适用于哪些装配方法?
3-29:图3-54所示为键槽与键的装配结构。其中A1=20mm,A2=20mm,AΣ=0mm。
1)当大批生产时,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求各组成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
2)当小批生产时,采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修配的零件并求出各有并零件尺寸的公差。
4-1:试比较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可调夹具和自动线夹具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4-2:机床夹具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组成部分起何作用?
4-3:什么叫定位基准?什么叫六点定位规则?举例加以说明。
4-4:试举例说明什么叫工件在夹具中的“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和
“过定位”?
4-7:什么叫定位误差?定位误差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定位误差的数值一般应控制在零件加工公差的什么范围之内?
4-11:试比较斜楔、螺旋、偏心夹紧机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4-12:试分析如图4-79b、c所示的夹紧方案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如何改进?
4-15:试述钻床夹具的分类及其特点。钻套分为哪几种?各用在什么场合?
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课程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