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港北三线路工程
<1#-13#)<14#-26#)
技术标书
目录
第 1 章 总的部分
设计依据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接入系统简况
第 2 章 线路路径
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
线路路径描述
走廊清理设计
第 3 章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的选择原则
设计基本风速
设计冰区
气温及雷暴日等要素取值 本工程附近线路运行情况调查
设计气象条件推荐意见
第 4 章 导线和地线
导、地线选型
导、地线防振
导、地线防舞
第 5 章 绝缘配合
污区等级划分
绝缘子选型
空气间隙
第 6 章 防雷和接地
防雷设计
接地设计
第 7 章 导线和地线换位
对侧相序
导线换位
第 8 章 绝缘子串和金具
导、地线绝缘子串
金具
金具的安全系数
第 9 章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对地和交叉跨越小距离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
导线对树木的允许距离
第 10 章 杆塔和基础
铁塔
基础
原材料及金具
防腐、防卸、防松
第 1 章 总的部分
设计依据 《110kV 东营港北三输变电工程初设报告》 <审定稿) 设计中标通知书 设计执行的主要法规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8)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0-1997 》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 DL/T 5033-2006 》
《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 DL/T5076-2008》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54-2002 》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DL/T5291-2005》 《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建设规模
额定电压:全线按110kV电压等级设计,按110kV电压等级运行。 线路长度和回路数:。
气象条件:设计基本风速27m/s,设计覆冰厚度10mm
导线型号:2X 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每相双分裂,
水平排列,分裂间距400mm中间采用间隔棒固定。
地线型号:两根 OPGW 光缆。
杆塔数量: 26
全线共 26基铁塔,其中耐张塔 3基,直线塔 23 基。 绝缘配合:全线均按 e 级污秽区配置绝缘。
杆塔型式:采用四回路钢管杆 <上层双回110kV,下层双回10kV)。 基础形式:采用灌注桩形式。
地形地貌:路径所经地段为规划沿路绿化带内,但现在该 地 区 为 沟 渠,地 势 低洼,有明 显 的积水。 沿线虽有可通行道路,但所有塔位 仍然需要塔位基面和施工道路的垫土;线路地形中平地占 30%,泥沼占
70%,
地形土质:粉土 30%,粉质粘土 70%。 基础垫土:全线基础施工工作面以港北三路路面相齐, 1#-9# 上口工作
面8M见方,深度3M按1:1放坡;10#-17#现场目前仍在掘土,深度以垫 土时深度为准,上口工作面 8M见方,按1:1放坡;18#-26#上口工作面8M 见方,深度2M按1:1放坡。
施工范围 线路的本体设计及其影响范围内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 <站)的干扰与危
险影响的保护设计,工程概算书编制以及运行维护的辅助设施,线路走廊清 理设计等。
接入系统简况
接入系统简况
本工程自港北一站进线电源的 12#钢管杆 T 接,沿港西六路西侧向北同塔 四回 <双回110kV+双回10kV, 10kV本期只预留挂点,不挂线)架设至港北 三路南侧,再转角向东沿港北三路南侧架设至港西二路西侧后转角向南接入 110kV港北三站,线路全场 。
T 接线路及变电站进线规模
T 接线路: 110kV 港北一站进线电源自 220kV 营港站至 110kV 港北一
2 / 18
站,全线架设双回2X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
110kV港北三变电站规划110kV进线两回,本期全部上齐。
第 2章 线路路径
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
2
kV东营港北三工程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