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伯牙绝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解题质疑
1、师叙述故事:《伯牙学琴》(配乐出示相关的图片)
2、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伯牙学琴多么艰辛呀,弹琴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他为了一个人,却从此不再弹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伯牙绝弦》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吧!(板书课题)
(1)“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绝弦”呢?
(2)许多古文都能从题目上了解课文大意,看了课题,我们知道这篇古文主要讲
——生:(A:伯牙再也不弹琴了)(B:伯牙弄断了琴弦)的故事。
(3)学到这里,听了《伯牙学琴》的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联系《伯牙学琴》的故事提问:伯牙学琴那么艰难,为什么就这样绝弦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呢?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2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指名读,评价。
师范读,配乐。
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小组合作 品读感悟
1、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课文意思。
四、品读句子 感悟课文
伯牙为何要绝弦呢?(因为钟子期死了)(板书:钟子期 死)
为何钟子期死,伯牙要绝弦呢?好不容易苦练学会的琴技就这样断了?(因为他太伤心了,因为他失去了知音)(板书:知音)
3、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4、从哪里看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划出相关句子。(2——4句)[课件出示句子]
指名读。
从此文段中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课件出示句子]
7、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出示课件词语]于是你怎么赞叹?
9、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杨柳、志在白雪„„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说句子。
10、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课件出示句子]
理解这句话,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

伯牙绝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1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