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卫辉高中李国江摩擦力.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摩擦力》教学设计
单 位:卫辉市高级中学
姓 名:李国江
联系方式:**********
《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摩擦力》既是力学的基础,也是组成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该知识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其中,对静摩擦力规律的认识应该包括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摩擦力是高中力学三类常见的力之一,是受力分析的基础。本节课学习的成败对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摩擦力做功与产生热能的关系等问题都将带来影响,所以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应高度重视本节课的教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的《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但还不会具体的计算。会分析简单的现象,但不深入。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摩擦力的错误感性认识,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已经初步具备了探究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尝试采用讲授、问题启发式、实验探究教学法,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规律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根据以上情况,我设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会应用公式f=µN解决实际问题。
,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物理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参与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探索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探究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探究、问题思考和游戏互动等主体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培养其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界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体会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F=µFN 的理解和应用。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的探索过程。
难点:
1.静摩擦力的方向及其应变性。
2.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六、教学资源
几本书、一端是连接涂润滑油的钢管的绳子、刷子、带橡皮铅笔数杆、砂纸若干、弹簧测力计若干,空白实验表格若干、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指导学生游戏——拔河比赛。一端是连接涂润滑油的钢管的绳子,两个学生抓钢管一端,另外一个学生抓绳子的一端,用力去拉看谁赢?学生猜测,并作分析是摩擦力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2.教师用一定的力推讲桌没有推动,学生分析桌子受到了什么力?——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摩擦力。
3、板书课题:摩擦力。介绍并板书摩擦力的符号和单位。
踊跃参与、积极思考。
1.提出问题,直接进入主题,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
2.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其目的是从生活走向物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活动:
活动1:两手并拢,右手有向上滑动的趋势,左手有向下滑动的趋势
活动2:两手并拢,右手有向上滑动,左手有向下滑动
问题1:按力的性质分类,双手具有相互运动动的趋势和发生相互滑动的时候,我们的手分别受到了什么

卫辉高中李国江摩擦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08 KB
  • 时间2020-1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