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析分享
保护层指是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那一部分混凝土。
混凝土保护层定义: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受力钢筋) 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求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要求。
依据20XX年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含箍筋、结构筋、分布筋等)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以此次修订后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
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求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不过,过大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装修层、过大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因为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抗拉作用,过大保护层厚度还肯定会造成经济上浪费。所以,20XX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纵向受力一般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要求。通常设计中是采取最小值。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柱、杆
一
15
20
二a
20
25
二b
25
35
三a
30
40
三b
40
50
注:,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基础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第,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但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方法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按梁数值取用。
第,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防裂结构方法。处于二、三类环境中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保护方法。
第,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处于四、五类环境中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第 GB50204—20XX《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必需对关键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关键检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需要对关键构件,尤其是悬挑梁和板构件,和易发生钢筋位移、易露筋部位,采取非破损(用优异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或局部破损方法检验。此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许可偏差,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为合格。当合格点率小于 90%,但大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检验,当两次抽减总和计算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才能判为合格。且每次抽样结果中不合格点最大偏差均不应
2021年钢筋保护层厚度综合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