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事行政
1
第十章 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概述
人事行政与公务员制度
人事行政与科学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重点问题
2
1996年2月初,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名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名乡、镇长予以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县政府认为,对这19名乡、镇长的任免是党组织的意见,政府和人大都应坚持党的领导,无权对党组织的建议提出异议,政府文件没有过错,所以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不予理睬。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又同县委作了沟通,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的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会上全体常委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这一任免决定事先未经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不符合法律规定,故通过了将其撤消的决定。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共行政机关的人事行政有什么特点?
一起人事任免争议
3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水利工程
人事行政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管理。
一、人事行政的概念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人事行政
人事管理
管理对象
国家行政人员
(政府人事管理)
全体员工
法律规范
法制化管理
公务员法
(必须依法管理,任何领导不许随意更改,也不能以领导的好恶为转移)
不违背国家有关法规(企业法、劳动法等)的前提下,有较大自主权,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人事规定和措施。(灵活)
人力资源管理?
4
人事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环境
国内-组织内部
全球-组织外部
管理导向
注重成果
注重过程
管理视角
视人力为成本
视人才为资源
管理机构
事务性、实际操作性、执行性
战略性、决策层
部门性质
非生产部门、非效益部门
生产与效益部门
与其他部门关系
职能式
合作关系
管理人员
专家
通才
管理实践
集中于个人-范围狭窄
集中于群体-范围广泛
管理活动性质
被动反应型
主动开发型
管理焦点
以事为中心的绩效考核
强调人与事的统一发展
管理深度
注重管好现有人员
注重开发员工的潜能
管理方案
例行的
变化的、挑战的
劳动关系
从属的、对立的
平等、和谐的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5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一般的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特殊职能:
人员录用、人员开发、人员维持、人员使用
二、人事行政的职能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三、人事行政的任务和发展趋势(略)
6
公务员范围可能涉及的人员划分为下列两类八种:
第一,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范围内的人员:
(1)事务官;(2)政务官;(3)工勤人员。
第二,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范围外的人员:
(1)国会议员;(2)法官、检察官;
(3)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4)军事人员;(5)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
第二节 人事行政与公务员制度
一、公务员的含义和范围
注意:
我国公务员没有政务类与事务类之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
依法履行公职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我国公务员的范围
第二节 人事行政与公务员制度
8
《公务员范围规定》
公务员的范围主要是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一)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
(三)各级行政机关;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
(五)各级审判机关;
(六)各级检察机关;
(七)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我国公务员具体包括
第二节 人事行政与公务员制度
9
工勤人员,是指在工勤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机关食堂、车队、清洁服务队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虽然也由国家财政出资雇用,但不属于公务员。
其原因主要基于两方面:
一是其工作性质不同。他们不行使机关的职能,而是为行使职能的人提供后勤服务。
二是有利于精简人员、减少财政开支。过去由于第三产业不发达,生活服务业社会化程度低,各机关自己办"社会",建设各自的生活设施。从发展方向看,机关生活后勤应逐步实现社会化。所以,在机关工勤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不论其原来是干部还是工人,都不列入公务员。
第二节
人事行政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