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油茶低产林技术研究
摘要:油茶是我市主要油料树种之一,面积大,分布广,现将在试验中进行的几种方法进行阐述,供参考。
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法;成效
油茶是我市主要油料树种之一,面积大,分布广,但由于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产量一直很低,通过几年的低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在试验中进行的几种方法进行阐述,供参考。
1 试验地基本概况
试验地位于德兴市银山总场界田分场牛栏坞,。坡度30°左右,坡向西南,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50cm,腐殖质层5cm,石砾含量20%以下,试验林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基本相同。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试验内容
测定不同措施的经营成本,包括:深挖、浅挖平台、挖竹节沟、施肥、高枝嫁接等,并记载不同措施施工的方法、时间。
测定不同肥种对产量的影响及成本投入。
分区测定每年的总产量及每个标准地的产量。
观察各处理林木的生长情况,包括抽梢情况,开花、座果情况,病虫害为害情况等。
通过不同低改措施,找出一种优质、高效、高产的低改方法,以便全面推广,达到少投入高产出的目的。
试验方法
划分作业区,,即全垦区、平台区、对照区,共设置17个处理,每个处理内开设一个标准地(样地),(20×20m),每个标准地之间用水泥桩分界。① hm2, hm2,全垦深度为20~25m之间留一土埂,沟深60cm,宽60cm,每年进行竹节沟清理。 hm2采取条垦整理措施。这两种整地方法中设置不同处理9个(全垦不挖竹节沟、全垦挖竹节沟不施肥、全垦挖竹节沟施尿素、全垦挖竹节沟施饼肥、全垦挖竹节沟施磷肥、全垦挖竹节沟施复合肥、对照)进行对比试验。② hm2,按山场地形全部挖成鱼鳞式平台,平台宽2~,里低外高,然后在平台上全垦深挖20~25cm。设置不同处理8个(挖平台不全垦不施肥、挖平台全垦施尿素、挖平台全垦施饼肥、挖平台全垦施磷肥、挖平台不全垦施复合肥、挖平台挖竹节沟施复合肥、挖平台全肝施复合肥、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③ hm2林地不作任何处理,保持原状,并各设一个标准地(样地)作对照。
为方便作业,在林地内开设了一条长1027m,,贯通整个试验区。
试验区施肥方法2003年初,对油茶林分定株,要求每hm21500株,超过的砍除,不足的选用良种苗、挖大穴补植。3月中下旬,根据不同处理相应施入磷肥250g/株+5%石灰;尿素100g/株;复合肥250g
改造油茶低产林技术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