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重点知识.doc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重点知识
第一章
管理的定义:1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T作的艺术。”2罗宾斯和库尔塔:“管理这一术语 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 强调了人的因索乂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工作,乂要讲究效率。3本书对管理 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 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企业家角色2冲突管理者3资源分配 者4谈判者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1)管理成为一种职业2)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 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用人员掌握 了管理权,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4欧文的人事管理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 制度(贡献1)对T作方法的研究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工人收入分为①固定T资②利润③ 奖金))毎个职工享有“保证工资巴)每个部门按科学的方法制 定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成木,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管理阶层备得一半3) 定额应在3〜5年内维持不变以免降低工资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管理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Z间的关系: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白 管理活动屮的经验;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以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 理活动有指导意义的同时又要经受管理活动的检验
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纟R织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T资制5计划 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组织管理理论:
1企业的六种基木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丁 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信 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 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木统计和核算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
2管理的14条原则:⑴分T⑵权力与责任⑶纪律⑷统一指挥⑸统一领导⑹个人利益服从集 体利益⑺报酬合理⑻集权与分权⑼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⑵人员稳定(⑶首创精神(14)集 体精神
3经理人员的职能:①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②使组织屮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③明确组 织的目标
正式组织存在及发展的三个条件:明确的日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的霍桑试验)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 组织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行为科学: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麦克利兰、赫茨伯格的双因索理论、 弗魯姆的期望理论等
数量管理理论:1运筹学2系统分析3决策科学化
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是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包括①关注顾
客②注重持续改善③关注流程④精确测量⑤授权于员工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1学习型组织①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若不变革就不 管用了)②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接它)③在关于谁对创新负 责上(创新组织屮每位成员的事)④主要担心不学习不适应⑤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 组织的竞争优势⑥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2精益思想3业务流稈再造4核心能 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条件①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 的整合②不是物理性资产③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④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 性⑤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第二章
1企业伦理道徳与管理道徳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经济活动的意义, 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人文力与企业精神)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2几种相关的道徳观:1)功利主义的道徳观(观点:1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2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极可能多的利益。评价:1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 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2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3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 的权利被忽视。)2)权力至上道徳观(观点: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 出,如隐私权、言论白由权和游行H由权。评价1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2容易在组织屮会产 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I韦1)3)公平公正道徳观(观点: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评价:1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2可能不利于培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重点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