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教育 1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公式:I= UR R= UI U=IR U——电压——伏特( V); R——电阻——欧姆( Ω); I——电流——安培( 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 R= UI 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沿途教育 2 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nIIII????? 21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nIIII????? 21 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nUUUU????? 21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 nUUUU????? 21 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nRRRR????? 21; 若有 n个相同的电阻 R 0串联,则总电阻为 0 nR R?;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都大。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路的倒数之和 nRRRR 1111 21?????; 若只有两个电阻 R 1和R 2并联,则总电阻 R 总= R 1R 2R 1 +R 2; 若有 n 个相同的电阻 R 0 并联,则总电阻为n RR 0?; 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电阻都小。分配特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U 1U 2= R 1R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 1I 2= R 2R 1 电路作用分压分流*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 则总电阻随着减小。第三节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 R= U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实验电路】沿途教育 3 【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R= U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 R= U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实验表格】次数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平均值 R/Ω 123【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沿途教育 4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导体两端电压( V)导体电阻( Ω)通过导体的电流( A) 422 441 ,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一段导体两端加 3V 电压时,电流为 A ,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________ 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能造成_________ 。 4. 将图 7-1-1 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要求: L 1与 L 2 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 L 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 L 2的亮度,并且滑片左移时灯 L 2变亮。图 7-1-1 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一定有电压存在 ,没有电阻 ,电阻也为零 ,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7-1-2 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后沿途教育 5 的现象。下列符合观察事实的是( )图 7-1-2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