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因“月”而游, 因“闲”而作.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因“月”而游, 因“闲”而作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所写的一篇赏月记游之作。全文仅80余字,却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冷的月光图,展示了“闲人”的心绪历程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夜游之因--月色入户
【剪辑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这一句明确地交代了夜游的时间是初冬的一个夜晚(十月十二日夜)。按理说,进入初冬,天气已冷,应尽早入睡才是,本来作者也是这么打算的,哪知一轮明月却“推”门而入,惹得作者睡意全无,心情也跟着亢奋起来,于是萌生了要到屋外赏月的念头。
★夜游之人——因月未寝
 【剪辑二】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作者自己因月未寝,而与作者有着相同命运的友人张怀民,也是夜不能寐。可见,两人皆因“月色入户”而勾起了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相同的人生际遇,共有的月夜美景,让两个情趣相同的人一起漫步在庭院中。
★夜游之景—-积水空明
【剪辑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三句还是写月,只不过是从侧面来写,且写得生动活泼,不落窠臼:月光是如此的澄澈,以至于承天寺的庭院中,就像是一汪积水那样空明,连“水中藻、荇"都看得一清二楚。但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投影!
★夜游之情——何夜无月
  【剪辑四】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句借月抒情。一轮明月,不仅使作者的心情变得明朗愉悦,而且也让他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到精神的寄托,变得更加旷达乐观。是啊,个人的命运与广袤的时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月色夜夜都有,竹柏处处皆是,但唯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

因“月”而游, 因“闲”而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rencrh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0-1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