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武汉华源电气有限公司
根据省、市、区“三万”活动的安排部署,武汉华源电气有限公司派工作组驻扎黄陂区蔡店乡冯家楼村,通过入户走访、群众座谈,挨家挨户的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了解了冯家楼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与及当前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关注的改革,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驻点村基本情况
冯楼村辖9个村小组,有农户350户共1350人,农村劳动力500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二、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们到访的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70%的安装了电话,75%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山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冯家楼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全村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湾湾道路畅通。 同时,冯家楼村建起了打谷场、健身器材、公共厕所等,冯家楼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2010年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村企关系复杂,导致企业目前对村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由于受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制约,直接导致村建设工作进度慢和停顿,甘泉村小组办公楼建设,民心工程之一的水利工程改造建设和土地治理目前都由于资金严重缺乏而无法开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一是农村集
冯家楼村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