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铎及其《王屋图诗卷》
明代王铎及其《王屋图诗卷》
2010-06-06 13:28:00|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王铎《王屋图诗卷》
释文:
送自玉
六载宅频移,汝归不必悲。
笙镛俱歇处,哭泣独存时。
有鹿堪为伴,河淡不可期。
微官终代谢,村酒带品篱。
自玉归寄题王屋解嘲
云峰久与(“无”点去)别,薄禄复燕都。
落日空原上,幽山似怨吾。
花林春事早,鱼浦兴情孤。
寄语西王屋,茗华举举无。
人事多遗虑,终朝独静吟。
敢言巢父逸,空负食牛心。
伊洛风尘扰,衣裳虮虱侵。
火山与瘴土,翻觉林深远。
梅公临行,邀予过斋中
归心去已久,行色更如何?
徐孺曾相吊,柴桑又一过。
鼂声彭蠡静,猱路弋阳多。
料得怀思处,岩云欵乃歌。
其二
待到秋江日,(“到”点去)秋江到处花。
戍旗无海盗,村庙下神鸦.
湓浦橙香熟,鹅湖月影斜.
安安垂骨健,休忘送驴车.
一任
一任愁烟举,狂夫卧小斋。
北燕回气候,数日不阴霾。
清庙为吹籥,圆丘俟集紫。
况闻勤恤*,休沐学无怀。
听南蛮语
海南多异事,远道未经传.
市易玻璃货,家携砮石絃(即“弦”)。
穴峒疏泉细(脉),架海种高田。
雪色何曾见,獉獉(即“榛榛”)只醉眠.
跣足虚房内,草香气已深。
画观诸洞相,书见至人心。
欵客捎时果,善言假古琴。
逸形天步移,玄秀峭阴阴.
何日示七襄
何日便隳官,帔霞性始安
鬼神恭受箓,星斗护加餐。
远硐逃苍兕,清晨漱白湍。
桃花容欲非,天柱亦无难.
心存
心存灵异迹,往往忆榛丘。
世事今初定,吾情外敢求。
元龟韬石砌,老鹤夸沧州。
酸楚木瓜岫,悠悠复几秋?
京中昼夜不闲,自玉亲丈来,犹作一画二长卷,可谓暇且整矣。丁亥夏四月初五夜书近做博正。
孟津王铎时年五十六。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等,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故人称“王孟津”。明天启元年中乡举,二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崇祯十一年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教习馆员等职。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役,李自成攻入北京,王铎避难南京,拥立福王,(顺治二年),与著名诗人钱谦益一同降清,顺治三年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并任《明史》编纂副总裁。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同年晋少保。顺治九年病逝,谥文安.
延伸阅读
王铎生平与艺术历程
王铎生活在明清之交一个社会剧烈动荡、。而这一切同时又激发了他的杰出的艺术创造性。
“艺术源于人生的苦闷".因而,古来离乱不安的时代,悲苦的个人遭遇,往往成就出许多艺术大家。一部绵延千年的书法史亦可佐证此中道理。上自东晋,有书圣王羲之郁郁不得志,挥毫慨叹。世间传有美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叙》;中唐“安史之乱”颜真卿丧兄亡侄.奋笔疾书《祭侄文稿》遂成书法之佳构;宋代文学大师苏东坡遭贬黄州,苦雨小屋里写就《寒食帖》名篇;入元称臣的宋朝宗室赵盂頫自悔一生事事总堪惭,情钟书学,独创赵体;明末清初之际,由社会黑暗转入战乱,既而改朝换代。变幻跌荡的百年间又造就了诸多书坛巨匠,王铎是其中艺术贡献最为卓著者.
王铎先人中,惟有祖父之长兄王价登万历二年进士,然不幸早逝,,,字性之,号梅园,以农耕读书为业,教子甚严。王铎就是在这样一个知悉诗书,家境衰落的生活环境中生长起来。王铎家原“有田二百亩" ,但在明晚期疯狂的土地兼并中缩减到
“日不胜于贫时十三亩也” .,即镛、鑨、镆、镡,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家境贫困艰难之时,“不能一日两粥”.王铎的母亲陈氏曾将陪嫁的“钏珥链柎鬻之市,以供朝夕"。“麦稻缺,买犄饼,不能遍诸儿。半儿饱,母略茹藿,则腹饥矣" 。慈母怜子以菜充饥,而饼少人多,仍不能让儿女免去饥饿,“子勿忘我饼尽腹饥时,女勿忘我钏珥鬻币时也” 。“王铎青少年时期,乡里的富豪为侵吞王家财陷王铎的父亲王本仁,这使得王家日渐衰落的经济生活更加上加霜。
俗话说:“陋室出公卿"。苦难激励着王铎在清贫中力学,走上千禄仕进之路,:“余少年贫,衣食为艰,鲜有掖者。余复压然,不求人怜" 。少年的王铎倔犟而独立。而在那个社会,知识分子也唯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打通参与政治的道路,,从学习古文开
明代王铎及其《王屋图诗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