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心得
2021年8月9日《晶报》的一篇《不求你卓越,只愿你做个愉快的一般人》深深的震撼了我。“压力太大了,我想去海边静静心!”6月28日早晨,在深圳工作的耿坚栋在电话里给其父耿玉强留下了最终一句话。耿玉强和其妻徐红丽认为儿子只是压力太大了,但万万没有想到,通完了这个电话以后,儿子的手机再也没有打经过。万分焦虑的父母从山东老家赶来深圳,经过41天的苦苦寻求,仍无孩子的下落。现在,她们已经向警方报警,并期望深圳的好心人提供线索帮帮她们。
耿坚栋的父母两人全部是中学高级老师。她母亲说,因为父母两人全部评了高级职称,孩子在这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会感到压力。而耿坚栋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跟上司发生争吵后辞职。父亲耿玉强反思,从小她们对耿坚栋的挫折教育不够,她的成长被光环围绕着,以致于在工作中碰到挫折时难以应对。在耿坚栋苦恼的时候,她母亲会对她说最主要的不是有多成功,而是工作的愉快。但她母亲发觉儿子已经对母亲的说法免疫了,因为从小父母的教育就是要她长大成为“卓越的人”,她已经难以接收母亲提议的那样,去平凡愉快地生活。
“其实成功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全部是一般和平凡的。当教育功利的时候,其实是将孩子推向悬崖。教育更主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愉快的一般人。”她母亲面对自己的教育反思说,并擦了擦眼泪,轻声叹了口气。
做一个愉快的一般人谈何轻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均到每个人就比较可怜,而且贫富差距很大。中国卫生健康保障、教育保障、退休保障多年虽有很大的提升,但我们领的是低工资,住的是高房价,购一套像样的房子可能需要几辈子人的努力。而且整天有些人叫着要延迟退休,我们何来愉快?
在我们国家现实是一个人在娘胎就开始比拼,就进行着什么胎教,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出生后就比拼喝什么奶粉,稍大些就着急进什么幼稚园,在幼稚园就要比拼读多少个爱好班。到了小学就学校、校外培训班转过不停。目标就只有一个期望自己的孩子初中能上外国语学校或那多个关键学校的什么超常班或什么专长班之类。但孩子往往不了解,学得很苦,孩子那有愉快可言。比如:有一个老师的小孩每到晚上、周末做作业就很抗拒,但某天晚上,假如她母亲需要加班,她就会很快乐。她说:“假如天天晚上校长全部给你部署工作就好啰。”看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出了大问题。初中进行的是掠夺式的教育,目标是为了考进前百分之五,能够进名高中。高考当然要争取考进“985工程”或“211工程”的高校。因为很多单位,她只招“985工程”或“211工程”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大学,到大学毕业,到工作全部极少有愉快。
教育部今年8月22日所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没有睡眠、没有童年的孩子太需要减负了。减负已经喊了多少年啦,但社会大众普遍感到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正如8月26日《晶报》上邓海建所说的“假如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根据分数和名次来,假如‘拼爹’的人生中高考仍是‘最不坏’的上升路径,就是逼着全部的老师不部署作业不考试,家长也一定会把你减掉的负担重新回家给孩子‘装载’上去”。
我认为真心要减负,必需要做到四点:第一就是给老师、给学校减负。老师没有平均分
家长育儿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