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论文
您当前位置:首页> 免费论文欣赏
养成教育的人文向度与美学精神
来源:加入时间:2011-6-17
养成教育是教育回归人性和人本原则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而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原则,养成教育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其人本内涵和人文向度问题,、完善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教化与养成:教育的人文向度与理性自觉现代性问题与理性化趋向有着内在的渊源联系。按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现代化过程主要以理性化为主要内容。理性化趋向反映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科学/。与此同时,愈益细密冷峻且精于计算的市场规则,强调程序、形式意义上的合法性、有效性的公共管理机器,使工具理性不仅成为一种“无人格”的统治权力,更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价值观和潜规则。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被工具理性所挤迫和排斥。由主体性原则决定着的现代文化也因之而发生种种变异,现代科学技术巨大的物质力量堆积起一座“文明的火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走向了“规训”,权利异化为霸权,学生成为教师“对称而颠倒的形象”,教育的属人本性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转而化为物/工具的奴役对象。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①同样也可以认为,任何一种压迫都是残酷地剥夺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对教育来说,将人从“规训”、“霸权”、物/工具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将人与教育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理性的层面上,就是将教育从单纯受工具理性的操控役使中解脱出来而回归价值理性。“哲学烤不出面包,但它给我们上帝、自由和不朽”(19世纪末叶美国流行的格言)。教育如同哲学一样,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而具有一定的形而上的意味或性质。西方现代教育的兴起以自由教育为起点,以普遍主义伦理原则为基础,以信仰来塑造灵魂,以学术、德行和信仰为教育的三大主题。尽管其间曾遭遇“启蒙的悲剧”,犯过“形而上学错误”,但回归价值理性。将人与教育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确是教育的必然归宿和光明之旅。
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中,价值理性更多体现的是人文内涵。所谓重塑教育理性,亦即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回归教育的人文传统,拓展教育的人文视野。教育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教育的价值理性,即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的理解和尊重:教育的人文传统,首先是对人的德行、信仰、理想等心灵世界的关注;教育的人文视野。则是基于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人文传统而对人生、世界、宇宙做出一定的理解、判断和行为选择。这三者之间不是各自独立更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而现代教育的人文视野则更包括对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政治制度、公共管理、科学技术、文化形式、生活方式等范畴、领域或生活形态的人文内涵的不断发掘和整合。
教化与养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与西方教育传统相比,它更注重人在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中个人德行和社会理想的“人文化成”.而不是以知识传导和课程教学为主要实践方式的个性培养与塑造。,更接近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大教育”或“社会教育”,更强调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个体的道德自觉与修养。它有着明确而坚定的人文主旨和目标,但也因此而导致教育过程中心/物、道/器、体/用

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9261262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