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读准字音:
挣( )钱 辔( )头
听差( ) 耷( )拉
圈( )栏 懊( )恼
惊慌失措( )冒( )名顶替
检查预习情况
zhèng
pèi
chāi
dā
juàn
ào
cuò
mào
形近字组词:
审( )伸( )
吭( )杭( )
恨( )狠( )
极( )级( )
审问
伸展
吭气
杭州
仇恨
极力
凶狠
等级
包青天——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由于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期间执法严明,铁面无私,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的百姓都知道包拯,直呼他“包公”。
金 钥 匙
可以把重要的资料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如在第3自然段“包公”旁批注:“(宋)铁面无私、严明执法的清官”。
解读题目,提出疑问
包公为什么要审驴?
包公怎么样审驴?
审驴的结果是什么?
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丢驴
告驴
审驴
得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四个小标题。
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呢?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因为刘五发现自己的驴被人换成瘦驴,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所以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读一读《包公审驴》第2自然段,找到刘五心里想的话,再去掉它读一读,比一比。
金钥匙:在叙事时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记叙就更生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
自读要求:
1、勾画出包公审驴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想想包公对驴采取了哪些手段?并做出批注。
2、多读几遍,体会包公审驴时的思路,
2、包公是怎么样审驴的?
包公审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