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事变”性质探讨董谦方扎木十九路军发动的福建事变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了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实事求是地对它作出评价从中吸取必要的历史教训是有益处的当年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把福建事变钾看作是政客们一种欺骗民众的把戏没有坚决积极支持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去年中国现代史学会在厦门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关于福建事变的性质仍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国民党内部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斗争①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我们不否认福建事变有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争权夺利的一面但这不是事变的主要方面从事变暴发的起因和福建人民政府的纲领政策来看福建事变和西安事变有很多相似之处它是爱国的革命的行动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一) 福建事变的主力是国民党的第十九路军其前身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 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汉后该师扩编为第十一军其军长陈铭枢副军长蒋光鼎和师长蔡廷错等均出身于原建国军第一师都是李济深的老部下 1927年蔡师参加南昌起义后脱离革命队伍从江西进入福建后入广东他们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曾为蒋介石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年秋蒋冯阎战争结束这支部队调驻济南始扩编为十九路军以蒋光鼎为总指挥蔡廷错为军长后奉调入赣参加对中①中国现代史学会年年会学术讨论综述历史研究 10 年第期第 8页国工农红军的围剿 19 1 3 年冬十九路军又由赣调驻京沪一带并以陈铭枢为京沪卫戌司令戴戟为京沪警备司令但是九一八事变特别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十九路军由国民党营垒中的拥蒋反共势力逐渐转化为抗日反蒋的力量福建事变暴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这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李济深陈铭枢蒋光兼蔡廷楷等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南京政府之间在民族抗日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激化豹结果李陈蒋蔡等之所以要反蒋主要是反对蒋介石不抗日如果离开这个历史背景把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的主要原因只简单地认为是反蒋其矛盾性质也只是军阀政客之间的派系斗争显然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就以十九路军的反蒋来说尽管也包括地方实力派(或非嫡系部队)和国民党中央集权派(或嫡系部队)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也只是占着次要的地位而主要的矛盾还是和蒋介石政府在抗日不抗日问题上的矛盾当然这二者之间也有其内在联系这就是十九路军将领逐渐觉察到他们的抗日要求和行动不仅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而且把他们调往剿共前线并撤销陈铭枢等人在南京政府的官职以削弱其军政实力这才迫使十九路军将领从拥蒋反共逐渐转化为联共抗日反蒋直至发动福建事变为了说明它的主要起因和主要性质还可进一步对九一八事变以来十九路军的历史作一具体的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提出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号召影响下十九路军全体官兵曾在赣州公开宣誓反对内战团结抗日十九路军将领和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钓矛盾可以说这时已开始显露端倪十九路军调戍京沪后一九三二年一月蔡廷楷还组织过西南国民义勇军准备辞去十九路军军长一职率义勇军北上支援东北马占山部的抗战不料北上未成便在上海与日本帝国主义交上火了上海是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占领上海把它作为进一步侵略长江流域和中国内地的基地 193 2年 1月28 日11时许日本侵略者提出中国驻军必须撤出闸北的无理要求且不等答复就开始了进攻当时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错等出于民族国家的利益即致电南京政府请命而南京政府竟置之不理在此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蔡廷错等则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军奋起抵抗一二八事变的第二天蒋光鼎蔡廷错即通电全国表示抗日决心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卫国口口(原文不清)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让①这表现了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十九路军的爱国行动触犯了蒋介石的先安内而后攘外的反动政策惹起了他的忌恨在十九路军英勇抵抗一星期之后正在得胜时间军政部长何应钦来一严厉命令谓谁叫你打仗? 廷错以将在外决不受此乱命②这说明十九路军将领在受到蒋介石的责难和阻挠下能够做到决不受此乱命继续坚持抗战这不仅反映了他们在抗日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且在当时来说十九路军将领这种敢于抵制蒋介石的旨意奋起抗战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十九路军的抵抗坚持到 2月23 日时由于日军的不断增加处境更加艰难又派参谋长赴京晋见蒋介石涕泣求援蒋介石竟借口各部队俱未集中何能增援? 而继续进行搪塞和拖延后来在全国上下责难下蒋介石才迫不得已答应派上官云相的一个师和戴岳的独立旅赴援以欺天下人耳目一个师一个旅能顶多少用?即使如此直至27 日上官师只有两个营开到远离前线的黄渡作防御工事而其余的各团则奉命留驻镇江戴旅则在杭州迟迟不进在此情况下十九路①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中国现代政治史料汇编第辑第 9册②蔡廷错白传下册第 39页年自由旬刊社出版军孤军无援才被
“福建事变”性质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