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_杭州绿城明月江南项目产品品鉴
明月江南效果图
区域价值篇
正是江南月明时
20年厚积,滨江区以如钱潮大浪般汹涌的发展潜力,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阿里巴巴、网易等高新企业聚集;望江隧道(规划),钱江七桥(建设中)、地铁1号线(建设中),交通发展一日千里;如今的滨江区正从城市一角一跃而起,全面改写大杭州的城市版图。而地处月明路的绿城·明月江南,秉承绿城一如既往的品质精耕,继承经典,超越经典,为钱江南岸书写全新的人居华章,如同一轮当空的明月,银辉千里,照耀江南大地。
【滨江区历史沿革】
杭州市
萧山市
浦沿
长河
西兴
西湖
钱塘江
西兴镇古称固陵,六朝至唐,因其位于会稽郡西端,遂易名西陵,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八月,以“陵”非古语,更名为西兴,沿用至今。
1996年5月8日,西兴镇由萧山市划入杭州市西湖区,由其托管。
萧山区
滨江区
同年12月12日,西兴镇与长河、浦沿两镇组成滨江区。
1997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滨江区西侧设立之江园区。
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统一管理。
2003年12月16日,滨江全区正式撤镇建街。
2004年,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将投资3700万美元,在滨江区设立软件研发中心。
2004年,杭州首个国际化体验式主题商街、体量最大的综合型商业中心——星光大道动工。
2004年,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建成。
2004年底,滨江区辖3个街道,7个社区、28个行政村。
2005年,地铁1号线开工。
2005年底,滨江区辖3个街道:浦沿街道、西兴街道、长河街道。共有12个社区、23个行政村。
2006年,杭州市首条过江隧道(庆春路过江隧道)、总投资193>.5亿元的庆春路过江隧道正式动工建设,预计将在2010年建成通车。
2009年9月9日上午9点,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发源地湖畔花园举行正式的搬迁仪式——“阿牛过江”启动仪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了启动仪式。
【滨江分区规划】
分区性质:
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骨干,集商务、教育、旅游、居住、商贸研发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
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一城四带、平行结构、沿江发展”结构。
重点培育以下功能:
1、分区的公共中心功能;
2、高新技术研发功能;
3、高新产业基地功能;
4、生活居住区功能;
5、旅游服务功能。
浦沿工业区
东冠居住区
之江居住区
西兴居住区
(含局部科研用地)
区级公共中心
白马湖研发基地
高新技术园区
长河居住区
浙赣铁路
彩虹大道(规划)
望江隧道(规划)
【区域交通】
时代大道
江南大道
中河高架
钱江四桥
风情大道
钱江三桥
时间
成型期
成长期
成熟期
后成熟期
约5年时间
5-10年
5-10年
——
发展状况
从开发区设立到开发区发育成一个新兴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极
从工业园区向科、工贸、商住多功能复合方向转化
人口密度、设施水平、功能种类日趋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地区
开发区完全融入所在的城市和区域的整体运行之中
增长的主要方式
注入式增长,依靠不断引进外资或其它外部资源、吸收大量来实现原始积累和外延扩张
建立了推动型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发展,刺激开发区开始向二、三产业并行,内外资并重方向转化
开发区通过溢出、辐射效应催化带动更大区域整体发展
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特别是在所在的都市区层面将起着主导性作用
与母城的关系
依赖与索取
承接、协助母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
母体借助开发区的发展实现自身功能的强化和整体地位的提升
从滨江区的发展来看,它正处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的关键阶段。
【滨江发展进程】
项目(亿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滨江区生产总值
杭州市区生产总值
占市区比重
%
%
%
%
%
%
%
滨江区生产总值
增速
%
%
%
%
%
%
%
杭州市区生产总值增速
%
15%
15%
13%
%
%
绿城_杭州绿城明月江南项目产品品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