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2013精要.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95318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 阐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 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家庭变迁的需要, 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家庭社会学知识、理论与方法, 介绍我国家庭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并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为将来的社会参与做准备。本课程共分十六章。前十一章概要介绍家庭社会学的一般概念,包括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家庭管理、家庭法以及家庭伦理和习俗等; 第十二章就常见的家庭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般性建议; 第十三、十四章重点介绍家庭社会学理论; 第十五、十六章对家庭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以及学者们对家庭未来的预测作了概要的介绍。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 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制度、习俗等的变迁与成因;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个人的性别的确立机制, 恋爱, 约会、择偶、结婚的历程, 家庭内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特点和沟通模式, 家庭的生命周期、及在当代社会中家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能运用婚姻家庭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与家庭有关的各种问题, 学以致用。教学原则和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先修课程: 社会学概论考核方式: 平时出勤和案例研讨等教学环节占 30% , 结束时论文考核占 70% , 采用百分制。结束考核采用论文形式。参考书目: 1、 .艾略特: 《家庭:变革还是继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2、罗斯?埃什尔曼: 《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3、费孝通: 《乡土中, 1985 年。 2 4、林耀华: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年。 5、F .缪勒利尔: 《家庭论》,商务印书馆, 1935 年。 6、潘光旦: 《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年。 7、潘允康主编: 《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8、阮新邦等:《婚姻、性别与性——一个当代中国农村的考察》, 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199 8 年。 9、沙莲香主编: 《中国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10、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 11、许烺光: 《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 1989 年。 12、许烺光: 《家庭?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 1990 年。 13、杨大文主编: 《婚姻法学》,法律出版社, 1983 年。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婚姻概述第三章家庭概述第四章家庭过程第五章家庭结构第六章家庭关系第七章家庭功能第八章家庭管理第九章婚姻家庭法第十章家庭伦理第十一章家庭习俗第十二章家庭危机与应对. 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第十四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第十五章家庭的起源、演化和发展庭第十六章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家庭问题 3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讲授研究家庭社会学的必要性,着重介绍家庭社会学的内容和逻辑体系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进而了解家庭社会学的内容和逻辑体系, 初步掌握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激发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关注国内外家庭社会学的新观点、新学说、新流派。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难点:是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三、学时分配:2 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建立科学的家庭理论, 指导社会实践, 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 获得对家庭的规律性认识, 从而为家庭的健康、正常发展指明方向, 增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和稳定。一、家庭与人的关系层面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一)家庭是人的生理需要(二)家庭是社会控制的需要二、家庭与社会关系层面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一)家庭与社会关系密切(二)家庭制度受社会制度制约三、现实的家庭状况期待家庭理论的指导当今的人类家庭正处于转折时期。在越来越注重个人选择的价值观念影响下,家庭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早期的家庭研究: 注重家庭史(二)工业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2013精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