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没有谁比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有资格占据威廉·福克纳曾占据的讲坛,正是在同一个讲坛上,马尔克斯重申了他的这位导师在三十余年前发出的激动人心的宣言:   “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   对于马尔克斯来说,这个充满了危机并具有自我毁灭能力的真实的世界不过是一个“出人意外、从人类史上看似乎是乌托邦式的现实”,作为寓言的创造者,他感到有权利相信:“着手创造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还为时不晚。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运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拉丁美洲的孤独》)   这就是理解马尔克斯的关键:在他的世界里,这个冷酷的现实并不真实,它不过是一个缺乏人类史依据的乌托邦;而他所创造的那个自由平等、充满爱情与幸福的世界才是“千真万确的现实”。马尔克斯如此自然又如此自信地表述了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或许是神经错乱而引发的颠倒的谎言,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沙(《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男主角)在半个多世纪的荒唐生活之后对他终身的恋人“连声音也不变地”道出的谎言一样:   “那是因为我为你保持了童身”。   即使这句话是真的,小说写道,费尔明娜·达萨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的情书也是由同这个句子一样的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的有用之处不在于它们的意义,而在于它们清晰明理的力量。   但是她喜欢说这句话的勇气。   的确,你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个七十六岁的老人的表白呢?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期待着这个为时已晚的幸福时刻,那种种磨难、荒唐、失去童贞以至为弥补这难熬的期待而作出的无耻猎艳之举,难道比这漫长的、构成了生活的唯一意义和目的的期待更真实么?   在马尔克斯的世界里,只有那些在历史中存在过或存在着的事情——战争、奴役、死亡、瘟疫、残杀、伪善以及种种人世的恶习,才是似真非真的、闪烁着魔幻色泽的、出人意外的、缺乏人类史依据的“乌托邦式的现实”,而真正的爱情、幸福、自由——这些由那些“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人创造出的超越于现世之上的幻想与期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最确定无疑的现实。   《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作者创造的“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如果说《百年孤独》由于描写了拉丁美洲最残酷的真实而显现的魔幻的、似真非真的特点,那么,这本描写爱情的奇书却因为描写一个存在于未来或幻想中的世界而显现了朴实的、绝对确实无疑的品质。当缺乏洞察力的评论者把小说的简朴明晰的叙事方式看作是传统现实主义的胜利的时候,你能说他读懂了这本描写爱情的书么?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lap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