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学校课程4
第四课(产后42天内)
目的
使学员了解
产褥期保健(营养、休息、心理等)
母乳喂养的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
新生儿护理及按摩
性生活及避孕
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子宫复原:分娩后子宫迅速缩小,产后第一天平脐,以后每天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此时腹部检查在耻骨联合上有能摸到子宫底。产后脱落的子宫内膜、血液、坏死组织等从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产后4-5天内多为红色血性恶露,1周后逐渐转为淡红色浆液性恶露,2周后转变为白色恶露,4-6周逐渐干净。
如果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有臭味,或子宫收缩不佳,可能是子宫中残留部份胎膜和胎盘,也可能是宫腔感染,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请医生处理。
褥汗: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及初醒时最为明显,这是正常现象,于产后一周内自行好转。
乳汁分泌:分娩1-2天后分泌初乳,黄色的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对提高新生儿抵抗力极有好处,2-3天后乳房极度膨胀,静脉充盈,压痛明显。如奶管不通,乳房还会产生硬块,此时应让婴儿频繁的吸吮。
产褥期保健
休养环境:产妇居住的环境要安静、舒适、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室温调节要合适,夏天防中暑,冬天防煤气中毒。
休息与运动:产妇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产后体力的恢复,经常变换卧床姿势,不要长时间仰卧,以免子宫后倾。正常分娩的健康产妇,产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时间。同时开始做产后体操,产后早运动能促使产妇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恢复;加快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锻炼腹壁和骨盆底肌肉;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产妇如有大出血、发烧、严重合并症与并发症,会阴严重裂伤等异常情况时,不宜做产后体操。
合理营养:产妇经过怀孕和分娩,能量消耗很大,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同时,母乳喂养也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所以产妇的营养调理很重要,首先要重视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的供应,可以多吃瘦肉、鸡、鸭、鱼、肉、奶制品等。主食要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既可提供维生素C又可预防便秘。多喝汤水可以增加奶量。但在奶管畅通前应控制汤水,以防奶胀,不要吃酸辣食物、咖啡及酒,适当控制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并使人发胖。
个人卫生:做好个人卫生是避免产褥期感染的重要措施。产妇出汗特别多,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勤擦身,勤换衣服和被褥。每天两次用温开水清洁会阴部,如有会阴部伤口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盆。经常更换卫生巾。产褥期进餐次数多,而且多甜食,要注意口腔卫生,做到早晚刷牙,每次进餐后要漱口。经常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新陈代谢,洗澡勿用盆浴。每次哺乳前要清洁双手及乳头,。
心理保健:由于产后分泌激素的剧烈变化,分娩的疲劳和痛苦,产后对孩子的担心、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的变化等因素,使一些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严重者可发生产后抑郁症。因此要做好产褥期心理保健,产妇要注意休息和营养,尽快恢复体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止不正常心理产生和发展,丈夫及家人也要理解和关心产妇的心理特点和变化,帮助其克服产后的低落情绪,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经济、最理想的食物,既能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及大量的免疫物质,促进婴儿健康成长,使婴儿少得疾病,同时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抑制排卵,延长生育间隔,还能促进母子间的
孕妇学校课程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