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伤寒杂病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因为睹自己宗族的族人10年间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且大多死于伤寒,而决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经过深入研究医药古籍,并结合临床,终于摸索出治疗伤寒的规律,著成临证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㈠主要内容
㈡成 就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已佚。后世根据该书佚文,分别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
1.《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药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
(1)《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原则,强调脉证合参,又以阴阳为总纲,三阳多属于实证,热证;三阴多属于寒证,虚证。
(2)《金匮要略》确立脏腑辩证论治原则,最早提出“三因致病说”
八纲辩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通过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来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和性质而归纳出来的。  六经论治是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六经理论引出,所谓六经,就是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三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2. 方剂学方面
(1)组方严谨灵活。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根据病情,兼证有加减变化的灵活性。
(2)剂型种类繁多。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熏剂,肛门栓剂等。
(3)疗效可靠。
,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为我国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基本涵盖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书方之祖”,许多药方沿用至今。

伤寒杂病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 文件大小617 KB
  • 时间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