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
摘要: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或者大学生实施的盗窃、伤害等违法犯罪案件的特征表明,单纯依靠法制宣传教育无法改变现状。必须通过法律意识,法律心理和法律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律素养主观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方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素养 法律意识 法律心理 法律道德
0 引言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我国的普法教育开始就一直常抓不懈,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转型,原来相对静止、封闭、有序的生活状态,走向了变动、开放和相对无序的状态,在开阔我们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众多的诱惑。大学校园里的“天之骄子”们,由于意志力比较薄弱和个人认识分析断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致使不良现象和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增多。
2004年,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打牌被怀疑作弊,怒杀四名同学;2005年,马瑞丰从小被家长、老师和同学认为是好学生的大学生,仅仅是想得到一部手机伙同社会人员杀死一名出租车司机;2006年,河南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小村庄,大学生李征拎着镢头连杀七人,其中三人与他有点“小恩怨”。在大学校园,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和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看着这一个个案例,我们不能将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简单归结为是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这种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一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1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
“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背后的原因,真正关键性原因在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低下和心理素质不健全。
前文提到的马加爵、马瑞丰、李征这类恶性犯罪案件,他们在经济上可能确有困难,但经济困难并不是根本性问题,而是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家庭贫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思想贫困是根本所在。由于不能正确面对和认识贫困,在思想上产生了误区,其实不能正确对待贫困而产生错误认识、不能抵制物质利诱,是实施盗窃行为或者杀人、劫财行为的根本原因。作为大学生所受的教育程度,不会不知道自己行为的错与对。
社会和学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大学校园里的违法犯罪案件或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以人身伤害案件和盗窃案件为主。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拥有的知识量以及心理趋向成熟,与一般人相比,与知识浅的人相比,应该法律知识更全面,更懂得生命的重要,更具有道德心,更应该具有人性,更具有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事实并非如人愿。
2 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法律要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
“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何为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养。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一般意义上的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12-21
最近更新